青海中关村打造高端人才生态圈——海东工业园区建设巡礼之二
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暨海东科技园成立以来,秉承“筑巢引凤,成就未来”的人才理念,将打造人才高地作为实现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主要路径,通过搭建人才公寓、完善创业环境、创新人才引进模式、丰富人才交流活动等多种举措,整合各种人才资源,着力打造高端人才引进成长生态圈。
搭建平台: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
近年来,海东市大力实施科技创新“5318”和“5223”工程,即用5年时间,实现入驻300家科技型企业,基地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引进各类高端人才8000人,吸引海归人才200人,博士200人,技术和管理领军人才300人,努力推动科技人才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办起一个企业、兴起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
围绕这一目标,海东科技园积极搭建平台,建设成立了全省首个众创空间——海东驿站、全省最大的创业孵化器平台、标准厂房区,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创业链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入驻企业120家,各类创业人才300名,其中博士35名,硕士60名。积极申报创建各类研发平台,建立了院士工作站、知识产权超市、高校博士生服务站等,为各类人才搭建技术产业创新平台。依托人才公寓项目,经省委组织部研究同意,在海东科技园批复成立了青海省(海东)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基地。
“人才+”战略:实现人才辐射效应
高端人才对事业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作用。海东市实施“人才+”战略有效提升了人才增量,为海东工业园区立足本土、辐射全省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
2015年,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贾利民教授带领自己的团队,完成了首个省部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原寒荒地区高集成度大功率光伏水冷一体化电站研制及产业化示范”。这种“人才+项目”的模式形成优秀人才带动优质项目、优质项目延揽优秀人才的良性循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海东市不仅将人才与项目相对接,还推行“人才+人才”、 “人才+平台”模式。通过交流会、推介会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人才集聚。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桥梁作用,与清华、北大等27家国内一流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使柔性引才成为人才引进的重要途径。“柳湾咖啡馆”人才沙龙、海东驿站、科技园孵化器、青年公寓社区交流站等平台的建设为创业者提供了创业的“乐园”。
贴心服务:打造优越的人才生活环境
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海东市积极探索“柔性引才”到基地的人才政策,实行特聘、兼职、合作等办法,着力打造人才政策高地。
目前,海东工业园区建成行政综合服务大厅,积极开展“保姆式服务”,为引进的企业、项目、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办理入驻手续。精心打造了“9+1+1”高标准人才公寓,即九栋风格迥异的专家公寓,一座新古典建筑的商务洽谈会馆,一座15层的青年公寓“Yong house”,为高端人才和人才团队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
同时,海东市从资金、政策等方面鼓励、支持人才创业。委派专人跟踪了解领军人才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情况,协调解决困难,及时研究对策。积极联系中央、省各类项目资源,服务领军人才在产业布局、公司上市筹备等方面的工作,整合多方力量,助力领军人才事业发展。协助对接人力资源服务、财务服务、法律服务等不同类型的专业服务机构,帮助领军人才破解业务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