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助力医改“中国式解决方案”
经济日报北京1月14日讯 (记者 韩霁 郭静原)记者从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期间是我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高最快的时期,中医药为探索医改的“中国式解决办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4年中药工业总产值超过了7300亿元,占我国医药工业总值近三分之一,进出口额达到46.3亿美元;研制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产品,5个中药大品种年销售额均在30亿元以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5年来我国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中医医院增加500所、增幅15.5%,中医门诊部、诊所也分别增加531个、5890个。全国91.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2%的乡镇卫生院、70.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4.9%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去年,《中医药法(草案)》已进入最后立法程序。“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与治未病”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三五”专项,累计发布实施3项国家标准和一批团体标准,建立12个濒危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出版200种中医药古籍图书;深化医改方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覆盖目标人群40%;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等229个地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服务基层中医药工作;中央财政投入2.06亿元支持五省(区)81所藏医院和22所全国重点民族医院,提升民族医药服务能力;中国—捷克中医中心成为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以来首个卫生合作项目。
“十三五”期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制定与实施、《中医药法》的出台将成为重点,中医药系统还将完善监督机制,并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健康旅游等新业态,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养老机构,开展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此外,中医药管理局还将以服务“一带一路”为重点,全力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