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啃下养老改革“硬骨头”收获多重红利
新华网北京1月15日电(记者刘欢 韩洁 史林静)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遇到的都是“硬骨头”。近日,中国公布养老“并轨”改革决定,破解养老“双轨”难题,收获公平养老、内需扩大、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等多重改革红利,为2015年全面深化改革开了一个好头。
中国国务院日前公布养老“并轨”改革明确时间表,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意味着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将告别“免缴费”时代。
对于公务员、医生、教师、科研人员等群体来说,这一改革牵涉他们的切身利益。“以前养老制度确实存在不公平问题,‘并轨’是迟早的事。”在北京一家科研机构工作的小韩说,“希望国家能以此为契机,同步提高我们的收入。”
长期以来,像小韩这样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无需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养老吃的是财政饭。而此次改革明确,这些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都要缴费。而且,其缴费标准和计发办法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一致。
“破除养老‘双轨’终于迈出关键一步,不同的人能够在同样的制度框架下保障未来,这就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体现。”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
中国机关事业单位现行的退休制度实行了近60年,养老“双轨制”也并行了20多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不缴费而享受较高水平的退休费,权利与义务不对应,成为矛盾的焦点。
此次养老“并轨”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实行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制度模式和政策,体现制度公平和规则公平,可以逐步化解待遇差距较大的矛盾,有利于统筹推进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改革实现了机关事业和企业等各类用人单位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统一,有助于在广义收入分配领域中更好贯彻落实公平原则。”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说,养老“并轨”是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为推动机关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专家普遍认为,养老改革将现行退休费计发办法改为按缴费水平、缴费年限确定基本养老金待遇,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能够更加全面地体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整个职业生涯的劳动贡献,进一步提高效率,增强激励性。
小韩希望此次养老改革同时能提高待遇,其实这并非奢望,而是即将成为现实。
据了解,中国此次养老改革并不是单兵突进,而是协同作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在增加工资的同时实行个人缴费。同时,中央将研究部署养老改革后的相关配套政策,例如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待遇,提高对城乡低保、临时救助、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的补助标准等。
分析人士指出,中央推出的一系列配套政策,一方面能够保障改革顺利推进,另外一方面也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民众整体收入,从而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发展。
“以前很多人存钱防老,收紧消费。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就高不就低,既要保障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又要提高企业职工养老保障水平,让双方都能够放心花钱,敢花钱。”汪玉凯说,百姓对未来生活没有后顾之忧,肯定会拉动消费,扩大内需。
“此次养老改革,还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开展。”苏海南说,改革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一样,从单位人成为社会人,弱化或打破原来“进了机关门,就进了保险箱”的旧有格局,公务员在身份认同上向一般劳动者看齐,有利于化解公务员高人一等的旧观念。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是此次养老改革遵循的原则。“所有人都要缴费,养老金不再按行政级别拿了,不再以职务论‘英雄’,这有助于消除官本位的思想,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汪玉凯说,社会公平公正了,民对官的怨言少了,官民关系也会得到改善。
他指出,养老改革难度很大,此次中央坚决推进,显示了中国动真格的改革决心和意志,为2015年全面深化改革开了一个好头。“养老改革的硬骨头都敢啃,是自我革命迈出的重要一步,让民众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充满期待”。
青春派,炫精彩。扫一扫,带走新华炫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