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国门?中美电影人开良方
中新社洛杉矶4月16日电 题: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国门?中美电影人开良方
中新社记者 刘丹
如何真正把中国文化带出国门,让世界更多观众通过看中国电影了解中国文化?如何在好莱坞增加更多华人故事和华人面孔?中美两国电影人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百人会年会上各抒己见,积极开良方。
“真正能把中国文化带出去、走向世界的肯定是企业,美国文化通过好莱坞的企业传播到全世界。”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黎瑞刚如是说。
在黎瑞刚看来,中国文化走出去,不是一个生硬的移植或出口,更不是放弃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而是更多的融合,从语言、意识形态和逻辑思维等多方面让外国人理解中国文化。
“我们与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有很多合作,深度和广度都是数一数二的。”黎瑞刚以旗下东方梦工厂与美国梦工厂动画合作制作的《功夫熊猫3》为例,解释这部投资1.45亿美元,票房4.84亿美元的影片中深层次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元素。
“虽然《功夫熊猫1》和《功夫熊猫2》的人物形象是中国的,但片子中内容、思维和逻辑都是美国的。”黎瑞刚团队参与制作《功夫熊猫3》的初衷便是“我们不希望把它变成一个纯中国的故事,但我们要把中国文化的精髓放在里面,这个主题就是‘回家’”。
《功夫熊猫3》讲了家的意义,以及家对角色一生的影响,实现了黎瑞刚“通过电影把中国文化带出去,让世界的观众懂得中国传统和价值观”的目的。
黎瑞刚坦诚,这部卖座叫好的片子得益于“我们与美国团队对此有很多沟通和交流。”
这部影片的成功,也让黎瑞刚相信中美两个市场有很多融合机会,公司的下一个计划就是在洛杉矶成立分公司。
黎瑞刚认为,对于中国企业走出来,不管是与好莱坞合拍片子还是成立合资公司,关键在于“要克服很多障碍,包括文化、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需要沟通和融合。”
在谈论中国卖座电影出了国门不容易被观众接受,因而票房不理想的现状时,百人会前会长、华美银行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吴建民认为与故事内容和故事写作方式有关。
华美银行是少有的为好莱坞和中国内地电影融资贷款的美国华资银行,已与博纳影业、光线传媒、乐视影业、华谊兄弟等中国公司建立稳固长远的合作关系。
吴建民表示,好莱坞电影有自己固定的写作和表达方式。中国电影要进入美国,拿到理想票房,需要对此多下功夫。
吴建民同时指出,两地文化不一样,中国味太浓的片子如《泰囧》《金陵十三钗》等,它们的票房在美难以复制。
“电影商业化是中国电影人的方向。”吴建民开出自己的方子。他还提醒一些只希望获奖而不关心票房的导演,“片子叫好却不卖座,失去了观众,就无法宣传自己的文化,这也是好莱坞很忌讳的事情,我们需要学习”。
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集团主席兼CEO吉姆?吉安罗普洛斯看来,越来越多的华语片进入美国市场给观众以多样选择,是好事。但“非英语电影在美国难以吸引主流观众,并不仅仅是华语片的短板。其他语种的影片,如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都面临同样处境。”吉安罗普洛斯告诉中新社记者。
在他看来,非英语片难得本地观众关注,即使是内容很棒的电影。这不是国家的问题,而是观众对语言和文化的接受问题。
吉安罗普洛斯开出的方子是:“如果中国电影能以全部英语或部分英语呈现给观众,我想情况会大不一样。”
华裔导演、演员陈冲认为,“对电影人来说,没有观众就没法生存,这是很残酷的现实”。
她以多年从影和编导的体验指出,“华人在好莱坞发展的状况不够,华人面孔太少,最主要是缺少好的适合华人的作品,导致选角的时候就不会考虑到华人”。
“如果有更多华人进入这个市场,就会有更多有才华的人出现,我们就能看到有更多华人面孔。”陈冲对此寄予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