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我要用生命调和的色彩描绘你 ——2014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影像三江源》主题展特写

14.07.2014  12:02

  曾经,一组充满了凄凉和忧伤色彩的藏羚羊图片让所有面对它的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如今,2014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主题影展之《影像三江源》,再一次以巧妙的光线运用和细微的近距离特写呈现了江河源头充满灵动的生命气息与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如果将动态与静态的影像作品并置一处,仔细去揣摩与品评,你会发现,作品中所透射出的自然与天地间的和谐之爱,带给人们的是无限遐想。正如摄影家崔春起在影像“寻梦三江源”中所表述的“满怀着对三江源的挚爱与敬畏,用刚毅而澎湃的激情,用深邃而凝练的镜头,礼赞这片高原净土的博大雄浑和自由生命之美,唤醒人们对生态保护、对人类未来的忧思。

  在这个海拔多级、文化多元、生物多样性最集中,被誉为“全球物种基因库”的地区,很难想象摄影师们在捕捉每一个镜头的同时,要面对怎样的境遇,而每一张图片所展示出的高旷博大、原始古朴、雄浑粗犷、坚实厚重的自然风貌,都在昭示着这是一片生态净土生命的天堂。一组“影像江源植物微距探秘奇观”就吸引了参观者的关注。摄影师张胜邦通过摄影手段,全面展示了江源植物。他以影像的方式将野生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区域和立地条件加以保存,对药用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起到指导作用,而且为进行野生植物资源引种、扩繁生产、科学科研和学院教学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据了解,他用微距探秘了600余种正规的野生药用植物,先后出版《青海野生药用植物》等植物图谱5部,发现2个植物新种,21个青海新纪录。

  而杨少英的“秘境冷湖·神奇雅丹”则将人们带入了一座古老深邃、迷宫般的魔幻城堡——冷湖“俄博梁”雅丹群。在这道10余平方公里的山梁上,峰峦交错,雅丹成林,形成了山上有山,岭中有岭的妙景佳境。

  “云上的记忆”可以说就是一幅三江源人文风景图。对于贺大明这个在玉树工作四十年的摄影师来说,影像应当是从容的,是符合内心的。在这里,他弱化了摄影潮流对他的影响,在他看来拍摄就是这么简单,你在哪里,我就会把你定格在哪里。事实上,正如他在影像中所表露的:流动着的藏民族生活图景自然有他们生活的逻辑,他只是截取了一个切面,一个带有他个性特征的属性与印记的影像。

  其实正如镜头并不能表达一切一样,一幅幅灵动鲜活的图片,同样不能完全折射出摄影家们所经历的比常人更为艰辛的体验、摄影当中的历险、路途中的遭遇、无人区的险恶。所不同的是,他们的内心深处都蕴藏着一颗不甘寂寞,钟情于西部野性世界的豁达之心。让人触动的不仅是他们对追求光影、追求经典的决定性瞬间近乎痴迷的心境,还有对江河源头生态环境所表现出的忧患情结。面对江河源头万千生灵的境况,他们有着对真相的探寻和对于野性家园的诠释,在经历心灵沐浴的过程中,指引走向精神的归途。尤其是当原始的野性美在这些宁静的富有表情的动物肖像面前,几乎每个观者都能感受到拍摄者与自然的对话。在摄影家卜建平的眼里,青藏高原、可可西里、三江源头,小到小翠鸟、秃鹫、旱黑颈鹤,大到野牦牛、藏野驴、高原精灵藏羚羊、马鹿、梅花鹿、白唇鹿等,都体现着野性的青海,野生动物就是他脑海当中全部的精神世界。他用长期不断的探索、凝望、执着追求,博大的胸襟尽全力聚焦这个特殊的世界,捕捉这个特殊的世界里的美丽瞬间,进而给人们呈现这个特殊世界中最为精彩而感动的画面。

  正如著名诗人吉狄马加所说:“这样一片大地,当然不能被科学家独占,艺术家总是从他们特有的层面分享自然的恩赐,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王琼瑶)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