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举行主题分论坛
嘉宾作交流发言 马振龙 摄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马振龙 摄影报道) 8月10日至11日,2014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举行四场主题分论坛,10多位纪录片专家、创作团队代表,结合各自研究的领域,分别围绕《山地族群的生存记忆——使命的召唤》、《国际山地纪录片的趋势与启发》、《中国纪录片运营平台的突围与崛起》、《纪录片产业化运营之困》进行交流探讨。
在主题为《山地族群的生存记忆——使命的召唤》的讨论中,安徽广播电视台《大黄山》总导演王振涛从新技术的应用对山岳风光的表现以及从草根视角挖掘山地文化的内涵两个方面就山地纪录片拍摄的一些经验和作为创作者应该负有的使命进行了交流,他引用约翰·缪尔在《我们的国家公园》的序言说,“我用尽浑身解数来展现我们的自然山林保护区和公园的美丽、壮观与万能的用途,我持这样一种观点:号召人们来欣赏它们,享受它们,并将它们深藏心中,这样对于它们进行长期的保护与合理的利用就可以得到保证。”
“要表达中国故事,需要坚持人文内涵和价值观念;要向世界表达更需要注重视角、语态、流程和技巧”,这是上海纪实频道副总监唐俊在题为《国际山地纪录片的趋势与启发》论坛中的表述。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缺水的土地》创作团队代表杨宝磊在发言中提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想让中国在文化传播力上避免“文化折扣”,增强和扩大国际传播穿透力、扩散力和整体效力的影响力度和范围,就要特别重视中国纪录片参加国际节展这一重要平台,发挥其国际节展的纪录片交易与市场推介、品牌推广与营销的“扩音器”作用,获得宣传造势和海外营销“预热”的制高点。
嘉宾作交流发言 马振龙 摄
在讨论关于《中国纪录片运营平台的突围与崛起》时,优酷土豆副总裁李黎认为好的人物故事、互联网剪辑方式和完整的推广模式才是中国纪录片运营平台成功的三要素。爱奇艺网商业自制中心总监袁嘉露则认为,纪录片产业生态链的各个环节,如投资、制作、播出、推广,都环环相扣,必须参与其中才能获得成功。
在谈及《纪录片产业化运营之困》时,湖南金鹰纪实频道副总监黄彩良认为,从产业角度纪录片首先是产品,产品是能提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的东西。我们不是缺纪录片,而是缺播出机构和观众喜欢的纪录片产品。北京科影,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导演、制作人董浩珉提到,如今纪录片选题越来越市场化和多样化,栏目选题要求的单一性,导致创作人员应变能力萎缩,难以适应多种选题要求。所以要解决导演差异化问题,把不可控的“创作变量”压缩到最小程度,提高“优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