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剑”并用助中央巡视组提高办案“抗干扰”能力
中纪委网站11月21日晚上通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党委办公室/办公室主任胡正明因为干扰中央巡视组对公司专项巡视工作的开展,胡正明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同时调离党委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岗位。这是《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自2015年8月3日起施行以来,首次使用“干扰中央巡视组”的说法。
媒体梳理公开报道发现,近年来干扰各级纪委办案的情况并不少见,主要有恐吓、威胁、通风报信、包围进而阻断举报人与巡视组联系等多种不配合的方式。随着中央巡视组工作在中央反腐工作中的份量愈来愈重、成效越来越显著,这种干扰必然也会越来越频繁,方式也会越来越多样化。那么中央巡视组如何排除干扰、有效“抗干扰”呢?编者认为可以“三剑”齐用:
首先,上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形成合力。
中央巡视组是中央派出的,在地方巡视难免会对当地情况不了解,所以和当地的纪检监察机关加强联系、沟通从而形成合力,对于抵抗外界干扰是很有效的。
“中央巡视工作组的人员不多,但是中国的纪检监察机关有几十万人,如果都能做到雷厉风行,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出击,人们相信你,敢于举报,这样腐败问题就能解决在基层,就能达到惩防效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说。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长敏表示,从长期来看,巡视制度还应探索与一些基础性的反腐制度相衔接,巡视工作可以起到警示和威慑效果,但是加强制度反腐的体系建设,还需形成监督合力,构筑防腐天网。
其次,对干扰办案人员严肃查处。
有的地方政府和基层官员阻截群众信访,本身就是违规违法行为,现在他们把驾轻就熟的截访手段用于“包围巡视组”,这不但是对群众信访权利的公然侵犯,更是对中央巡视组巡视工作的干扰阻挠,其性质和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所以一旦有这种干扰行为出现,必定严肃查处,这样才能让群众对中央巡视工作充满信心,放心反映问题,从而进一步拓宽举报通道。
最后,可充分利用干扰情况,当作办案重要线索。
民间有一句话叫身正不怕影子斜,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被巡视对象没有问题,他们会害怕群众找中央巡视组反映问题吗?
中央巡视组不妨把这种拦截行为当成是最好的线索,当成送到家门口的线索。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既然这些狐狸已经把尾巴甩了出来,中央巡视组就要抓住这些狐狸的尾巴,揪出这些狐狸们。
我们期待中央巡视能够大力突破“包围圈”,不断提高“抗干扰”能力,查处解决群众反映的诸多问题,找出一批真正的“老虎”和“苍蝇”,最终取得更积极喜人的巡视成果。(文/卢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