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命之树常青
在长期同疾病的斗争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体系,并以其系统的理论体系、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成为人类医学宝贵的财富,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依然有力地捍卫着人类的健康。
近年来,我省发挥特色优势,加快推动中藏医药传承发展,积极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中藏医药品牌,加强中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为健康青海“添砖加瓦”。前不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是首次开展,标志着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级名中医等不同层级相互衔接的中医药人才褒奖机制初步形成。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陆长清、王常绮和省藏医院主任医师桑杰跻身100名“全国名中医”行列。
青藏高原上的好“曼巴”——记全国名中医桑杰
在省藏医院全国名老藏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我国著名藏医药专家桑杰正在用藏语给一位藏族患者讲解病情,细心解答患者的疑问。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蒙古族汉子却变得拘谨起来。他说,“我就是一名普通的民族医学医生,做的都是本职工作,没什么值得说的”。
幼年学医 矢志不渝
桑杰的父亲是家乡远近闻名的蒙医大夫,乡亲们遇到头疼脑热,感冒发烧等病都来找他,而父亲总能用一些常见的草药帮他们治好病,“那时候我就觉得这一切都很神奇。”桑杰说。
尽管父亲只是一名普通的赤脚医生,但对他的影响至深。国家恢复高考后,桑杰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始接受正规的中医学教育。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蒙藏医院到省藏医院,从医50余载的桑杰凭着对民族医学的满腔热情,在这块舞台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他应用现代医学、中医学、蒙医学、藏医学多学科知识,在临床中总结了很多自己独特的诊疗方法,先后主笔撰写著作、教材、论文、技术标准等60余部。
说起自己的从医经历,74岁的桑杰说:“民族医药是我热爱的事业,民族医药的发展更是我一生的追求,对此我矢志不渝”!
身患重病 坚守一线
10年前,时任省藏医院副院长的桑杰在北京参会期间突感腹部阵阵剧痛,但为了抓住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汇报当时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机会,他硬是强忍着病痛完成汇报。会议结束时,桑杰已汗流浃背。当天,桑杰忍着疼痛便乘坐飞机赶回西宁。这时,从外地赶来的患者已等候多时,桑杰又赶到诊室为患者看病。因腹部再次剧烈疼痛他已无力站立,这才意识到病情的严重。经过各项检查,被诊断为胃部恶性肿瘤,必须进行2/3胃部切除手术。
面对病魔的威胁,他没有被吓倒,更没有让自己消沉下去。“住院那几天,他的手机依然是24小时开机,找他看病的患者陆续给他打电话,无论何时,他都会接听电话或让家人帮他回复。”桑杰的同事说。
为了不耽误临床工作,桑杰甚至拒绝做化疗,很快赶回了自己的岗位。手术后一个月,身材魁梧、体重80公斤的桑杰急速消瘦到60公斤。他成天不是在门诊给患者看病,就是到病房亲自为患者复查,谁也想不到那竟是位身患癌症的“医生”。
在与病魔抗争的10年里,为了不影响患者看病,饭量日渐减少的他,常年自带饭菜,有时还没吃两口热饭便继续工作,从来没有因为身体原因拒绝过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就会坚持给病人看病,他们叫我‘曼巴’,我就应该完成使命,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桑杰坚定地说。
医术精湛 深得人心
桑杰每次为患者看病,都要等前一个病人彻底明白自己的病情、怎么保健、如何服药后才开始治疗下一个病人。“桑杰老师经常说,一定要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千方百计为他们服务。给患者看病,服务态度最关键,无论再忙,一定要为每一位患者详细解释病情,要想尽一切办法根据患者病情,配伍适合患者的最佳药方。”桑杰的学生、省藏医院副院长万玛拉旦告诉记者。
身患胃癌的新疆患者库尔勒不远千里慕名找桑杰先生看病。面对身患重病、情绪低落的库尔勒,他详细询问病情,制定了最佳的治疗方案。经过一年的精心治疗,桑杰不仅治愈了患者,还打开了他的心结。病人的家人激动地说:“您就是救命恩人,按照我们当地习俗,我们应该给您送一匹骏马,但是路途遥远,只能送您一套蒙古服,以表谢意。”
像这样经过桑杰治疗后,康复的疑难重症患者还有很多很多。来找他看病的患者大多是来自新疆、内蒙古、甘肃以及省内州县边远艰苦地区的贫困农牧民患者,他想方设法为患者节省医药费用,有的特困患者住院交不起住院费,他除了自己捐助外,发动医院职工捐款救助,几十年来捐了多少钱连自己也算不清楚了。
悉心教导 心系事业
作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优秀指导老师,他以传帮带的形式传授、带教出的藏医药人才有100余名。他视学生如自己的孩子,经常教导他们:“当你看好一位患者时,不能病好了就没事了,一定要分析病例,仔细研究这位患者的病是通过哪味药?哪种藏医特色疗法在治疗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总结经验,为更多的患者辩证施治,这样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医生。”
桑杰这样严格要求每一名学生,对待自己更严格。凡是医院研制新药或进行复杂制剂的炮制,他都会亲自参加或指导,从不间断。制剂科主任多杰才让回忆说,“一次我们进行佐太炮制,因为其工艺较为复杂,又有一定毒性,考虑到那段时间桑杰老师的身体不是太好,就没有通知他。他得知后非常严厉地批评了我,之后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几乎参与了所有炮制流程,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
民族医药的发展一直是桑杰心中的牵挂。上世纪90年代初,沉迷藏药的桑杰参加了研制佐太及七十味珍珠丸等名贵藏药的加工炮制,“记得那时,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是在医院制剂室里度过的。最终和同事们成功试制和生产了我省首批珍宝药品,并在临床应用。”桑杰笑着说。
成绩并没有让他知足,“希望民族医药能与国际接轨,让藏药这颗珍宝继续在青藏高原乃至全世界发光发热,这是我最大的愿望。”桑杰说。
50余年来,他用一颗挚爱藏医药事业的赤心,谱写了呵护各族群众健康的生命华章,用平凡魅力彰显了对藏医药事业的那份钟爱。
悬壶济世 医者仁心——记全国名中医王常绮
没有一句豪言,不图一丝名利,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折磨,为的是让他们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王常绮毕生的志向。
在青海省中医院名医工作室的诊室,病人们都在翘首盼望着一个身影的出现。可当看到他步履蹒跚赶到时,病人们又心生爱怜,这位已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不顾辛劳每天准时到门诊为患者看病。他就是全国名中医、青海省中医院原副院长王常绮。
师从名医 渴求精湛医术
王常绮1938年10月出生于山东泗水县,自幼跟随祖父读《百家姓》《三字经》《论语》,积累奠定了良好扎实的古文学基础。1949年正在公办学校上学的他,还兼务农,当时农村缺医少药,患者有病却得不到医治,眼看这些,他便立志学医,决心为天下看不起病的患者解除病痛尽自己微薄的力量。为了这个誓言,1959年9月,他投奔当时在青海某职工医院行医的堂兄,同年10月,进入青海卫校中医班学习。历经4年刻苦学习,以优良成绩毕业,1963年11月,分配到青海省中医院内科工作。行医之初,他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才学浅薄,医学不精,所以潜心苦读《内经》《金匮要略》等古籍经典,为以后工作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他勤学不倦、勇于求索,在行医的过程中感到自己治疗脾胃病经验不足,便拜师于青海名医王慕康主任医师。老先生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又充满灵性的小伙子,把自己一生行医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从此开始了他对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研究,这也为他以后临床及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深知要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所以除了每天接诊患者外,还挤出时间研习中医理论,汲取众家之所长,系统掌握了这些经典的真谛。他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这些论文、著作中,总结了历代名老中医的经验,并在实践中加以提炼,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与理论观点。他先后被提拔为省中医院医务科科长、业务副院长,被评为青海省中医院先进工作者,1998年获“青海省人民的好医生”“青海名老中医”称号,2014年批准成立王常绮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2017年被授予“全国名中医”称号。
医者仁心 恪守高尚医德
王常绮常说:“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有善良仁慈之心,还要有道德之精神,推开死亡,挽救生命,用医德、医术、爱心、仁心铺就百姓生命之路。”在行医的过程中,他一直奉行“愿将人病为己病,就得他生是我生”的座右铭,一直要求自己不仅要做一名医术高超的医生,而且要当一名医德高尚的仁者。对于生活确实困难的患者,他经常拿出自己的钱为病人垫付医药费。多年来,患者出于感激之情给他送来的礼品、红包,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常说:“你找我看病,是信任我,为你治好病,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在他看来,白衣天使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本来就是圣洁的,为了使这块心灵的净土不被玷污,就要从自己做起。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他要求医护人员把救患者于危难、解病人于痛苦作为己任,做到危重病、疑难病随时会诊,24小时全方位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使患者得到最及时、最科学的治疗。一位来自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患者动情地说:“我得慢性肠炎二十多年,每天反复腹泻,痛苦不堪。到处寻医,中西医都试过,在王常绮老先生这前前后后看了三年多后,现在基本痊愈了。王老先生什么时候说话都和和气气,把病人的病情、治疗都交待得清清楚楚。听他说话心里就舒服,就能治病。”
悠悠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2001年,王常绮退休了。消息一出,省内多家医院纷纷找到他,要以丰厚的待遇聘请他。任由他们磨破嘴皮,王常绮还是婉言谢绝了。他淡淡地说:“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政府给的退休工资已经足够我用了。我哪儿也不去,我在中医院工作了几十年,需要服务的病人同样很多。”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他接诊的门诊患者达7762人(次),在所有出诊的专家门诊中遥遥领先。
“技精为师,德高为范”。凭着精湛的医术和宽厚仁慈的品德,王常绮将所有的荣誉证书全部封存,从不示人以为炫耀,他说:“我只是尽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做了一名普通医生该做的事”。
青海中医界的“常青树”——记全国名中医陆长清
每逢周二、五下午,是陆长清专家门诊日,省中医院名中医工作室的大厅里总有许多守候的患者。
“小朋友几岁啦?哪里不舒服?让爷爷看看。”前来就诊的是一位5岁的小女孩,陪同的爸爸说,孩子长期鼻腔流鼻涕,动辄就感冒,去了很多家医院,就是不见好转。
把脉、听诊、观手纹,经过一系列诊断,陆长清说,孩子有晚上打鼾、鼻腔流脓和感冒等症状,是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引起的,吃几副药就好了,但要注意不要让孩子接触过敏性东西。
扎根高原 医者风范
陆长清1930年6月出生于河北抚宁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47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53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之后毕业于武汉医学院医疗系。1960年,他积极服从国家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来到青海省中医院工作,从此,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在了青海高原。
“陆老为人和善,对待患者就像亲人一样。”这是陆长清留给广大患者最深的印象。接诊病人,他首先不是看病,而是交心。陆老长期在儿科工作,每天接诊的大部分是小孩,如何消除小孩心理因素,更好地确诊病情?他的态度就是和每一位患者用心交流,再慢慢切入病情主题。因此,很多患者扎堆找陆爷爷看病,一是信任,二是敬仰,岁月流转,许多患者竟然成了陆老的老朋友、老相识。
初来青海时,全省中医药发展相当薄弱,农牧区缺医少药,很多农牧区的患者来省城看病,长途跋涉,费尽周折。对此,陆长清深有感触,他理解慕名而来的患者的心境,更理解他们对于生命的珍惜和期待。
由此,他一直坚持着一个原则:对病人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有的患者从州县赶到医院,早已过了下班时间,当他们打听到陆老家时,陆老从不推脱,在家中为他们细心诊断,从无怨言。虽年事已高,但他经常加班加点,甚至为很多困难患者免费诊病,有时,他还为住院困难患者送去衣物及生活用品。除了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他的助人为乐,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高度赞许和称颂。
潜心研究 医术高明
陆长清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已56年,是我省著名的中医儿科专家,在省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早在1993年他就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001年8月批准为青海省医学首席专家,2002年授予青海省名医称号,全国第一、第二批、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2年批准成立陆长清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2017年被授予“全国名中医”称号。
1991年,陆长清退休后,省中医院一直聘请他在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门诊工作,每月发放给他的补助也不足千元。考虑到年事已高,医院目前只安排他每周出诊两天,但由于找他看病的患者太多,所以,他一直坚持出诊,几十年如一日,从不延误。
陆长清说,他的中医诊断方法就是“反复研究,慎重用药,四诊详细,谨守病机,辨证确切,用药灵活,理、法、方、药丝丝入扣”。为此,每一个患者来看病,陆长清都要亲自诊查,亲自开方,并且仔细叮咛,笑语盈盈。
陆长清将中医的经典所学和自己的长期临床经验整合,提出中医平衡学说,对肾病、脾胃病、小儿肤燥、小儿谵语多动症等施治得心应手,疗效奇绝。由他自制的“蒲连护胃汤”“小儿止泻散”“止痛散”“乙肝散”“参芪六位益肾汤”和院内制剂润肺止咳合剂、小儿止泻灵冲剂、小儿清热合剂、小儿消咳合剂、小儿消食合剂、止痫灵等应用于临床,疗效独特、价格低廉,赢得患者的认可,而为青海高原广大农牧民群众提供了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传承学术 桃李满园
作为全国、全省及院内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陆长清一直致力于中医药传承。2009年,成立陆长清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后,先后带教学生11人,其中7人为全省县级中医院科室骨干力量。多年来,由他带教的医师、基层单位进修医务人员就有数百人。
诊疗之余,陆老不顾高龄,钻研学习,更热心为学员们分析、讲解典型病例,使每位徒弟受益匪浅。徒弟们在跟师期间接受传承教育,临证口授心得,总结了陆长清导师的学术思想,相继发表有关陆长清学术思想的论文十余篇。在临床工作中,徒弟们理论联系实际,将中医药专家经典细读深研,三年跟师学业有成,现在各个都成为了科室骨干力量,为我省培养造就了一批医德高尚、热爱中医事业、中医理论深厚、技术精湛的创新性人才。2009年陆长清及弟子将其临床经验精华整理编辑成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厚重的《陆长清临床经验集》一书。
(摘自7月18日青海日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