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牢记嘱托砥砺奋进】 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青海贡献

30.08.2019  09:04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强调

祁连山下好牧场。资料图片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8月19日,青海再一次打开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窗口。

  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一封贺信,为青海建设国家公园省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青海,围绕“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一主题,深入研讨、集思广益,为携手创造世界生态文明的美好未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为青海发展擘画蓝图、寄予厚望。

  三年来,青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生态保护优先作为立省之要,把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政策制度体系、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全力推动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全国首个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等建设。

  今年,青海又在全国率先启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彰显。

  重大抉择:

  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

  2016年,中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青海展开,核心是实现三江源重要自然生态资源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

  2017年,国务院批准青海省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纳入全国试点。一个月后,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

  2018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正式公布,随后,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

  青海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功能布局,加强制度建设,组建“大部门制”,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实现“九龙治水”变“一龙治水”,形成了符合青海实际“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

  青海深化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公报,举办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编制国家公园省建设总体规划……建设国家公园省,展现大美青海情,努力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青海启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立足“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省情定位、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积极探索以生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

  这一系列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建设,为青海启动国家公园省建设提供了先决的示范条件。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青海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是面向未来发展的百年大计,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是义不容辞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担当。在青海建设首个国家公园省,是青海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出的重大抉择,是要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提供“青海经验”,贡献“青海智慧”。

  青海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高寒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生态环境保护不是简单的“看护”。我们要用积极的行动和作为,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好的经验,谱写美丽中国青海新篇章。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大要求,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青海的努力,建立国家公园示范省就是正确的抉择。这种抉择是讲政治的抉择,是重生态的抉择,是为人民的抉择,也是体现青海生态文明价值,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抉择。

  重要责任:

  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水獭,被称为河流生态系统良好的指示物种。在三江河畔,来自北京的野生动物调查小组曾一个月内记录到40多次野生水獭活动,这意味着三江源存在着健康的野生水獭种群。

  不但水獭种群得到恢复,藏羚羊种群数量也达到了7万多只,青海湖湟鱼资源量由不足3000吨恢复到8万吨,雪豹更是从过去难觅踪影到频频现身。

  这是青海努力实现三江源头好生态,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最好见证。

  保护生态是青海最大的责任,必须立足于生态保护优先,坚定实施生态报国战略,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为了这份责任,青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加快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态文明体系。

  为了这份责任,青海深入推进生态保护工程,树立全域共建理念,发布实施生态红线,建立“三线一单”管理机制,完善“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体系。着眼于系统保护和修复,以“五大生态板块”为重点,扎实推进三江源二期、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努力从整体上恢复和强化区域生态功能。

  为了这份责任,青海继续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不断提升全省蓝绿空间占比。统筹推进三北、天保、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累计完成造林73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26%,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1.12%。全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下降”。全省已累计投入近20亿元,整治覆盖6州的村庄和游牧民定居点3515个、占村庄总数的78%。

  通过努力,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显著提升,湟水出省断面Ⅳ类水质达标率为100%。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三江源和青海祁连山腹地天蓝水清,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牧民分享着“生态红利”,也成了藏羚羊、雪豹、黑颈鹤、藏野驴等多种珍稀动物的幸福栖息地。

  今天,“三个最大”已经牢牢印刻在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心中。

  使命担当:

  让群众享受生态“红利”

  更登尖措是尕泽村生态管护队队长,一家三口原有1333公顷草场,40多头牲畜。随着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深入人心,更登尖措主动变卖牲畜,举家迁往县城居住。更登尖措说,现在每人每年近1万元的草原生态保护奖补资金,加上自己每月1800元的生态管护员工资,一家人年收入5万多元,住在县城老母亲看病、女儿上学都方便。

  从更登尖措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带给高原牧民群众最深切的变化。生态管护员,对更登尖措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身份,保护好家乡的生态,是他光荣的责任和使命。

  而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已经有17211名牧民,和更登尖措一样转变身份成为了生态管护员,他们大多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一岗”制度,不仅让这些牧民实现了投身建设国家公园的愿望,户均每年2万元以上的管护员收入也让他们切实享受到了生态“红利”。

  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放下牧羊鞭,有的转型成立有机畜牧业合作社让牛羊入社,草原生产方式实现了巨大革新;有的依托特色产业转产创业,转身变成创业致富带头人,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了巨大转变。顺利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畜牧业生产质量提高、畜牧产业链拉长、牧民收入增加一系列目标,为生态畜牧业转型铺就了一条致富之路。

  行走在青海大地,从城市到乡村,从草原到林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街巷村落干净整洁,林下经济风生水起,全民开启共享绿色福祉的新时代。我们深深感到,绿色,是生命的绿色、发展的绿色、民生的绿色。“绿水青山”,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数百万青海人民正在生态与发展、美丽与富裕中努力实现共赢,实现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只要我们坚持用发展与保护生态、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良性互动互促的理念,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用创新的理念、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手段,努力夯实基本面、增进新动能、打造增长点,就一定能够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携手创造世界生态文明的美好未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快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青海正努力向世人展现“国家公园省、大美青海情”的独特魅力,为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青海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