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式经济观】习近平为什么坚信中国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

23.02.2016  18:1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向国内外传递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凸显战略定力。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2015年11月18日,习近平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今年(编者:指2015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2015年10月21日,习近平访英期间出席在伦敦金融城举行的中英工商峰会并致辞。习近平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都稳中有进,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和预期目标之内。中国经济确实存在一定下行压力,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这是中国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一定水平之后必然要经历的正常调整。

  2015年9月23日,习近平访美期间在西雅图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时发表讲话强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习近平指出,尽管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相信,从长期观点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仍将保持长期稳定的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前景十分光明。

  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在吉林调研期间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运行态势总体是好的。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经济发展前景仍然广阔,对此一定要有信心。

  习近平对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论述和对未来保持中高速增长的信心来自于哪里?他在2015年11月15日出席于土耳其安塔利亚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作出了有力的回答:我们的信心,来自于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决心和行动;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中国经济强劲内生动力和中国政府坚强有力的政策引导。

  他在访问英国时发表的讲话也点出了其中“要害”:“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即使保持7%甚至再低一点的增长率,年增量也将达到8000多亿美元。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消费潜力巨大,人民工作勤奋,市场空间和潜力都很大,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

  解决了“怎么看”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怎么办”。对此,习近平也拿出了强有力的“中国方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2015年11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时隔八天,他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再次提及:“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作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紧接着,2015年12月14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在研究2016年经济工作时也强调,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

  内外场合,密集强调,“供给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当前,“十三五”的号角已经吹响,虽然前行的路上不可能没有风浪,但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吨位大”、“吃水深”,只要认准航向,就不会偏离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