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三农发展,任重道远,媒体责任义不容辞。2013年起,中国乡村之声每年都会进行大型系列采访《中国乡村调查》,到去年已经形成了3份《调查报告》,40多篇录音报道,内容涉及粮食安全、农业改革、扶贫、农技、环保、公共服务等方面,为各级政府和公众了解农村真实情况,认识“三农”,感知“三农”,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在变化、政策在推进,《中国乡村调查》借着全国两会的时机,专门推出《乡村再调查》,一起回望过去,继往开来。当年的老问题是不是还存在?基层的需求有什么变化?当年参与调查报道的记者进行了回访,带来最新的调查结果。
本期节目关注的是粮食安全。包括谁来种粮、农资成本、丰收增收、土地流转、种粮大户现状等方面。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手中有粮,才能做到心中不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并实行特殊保护,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深松土地1.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这些都与粮食安全有关。
过去四年,中国乡村之声进行的大型系列采访《中国乡村调查》,每一季都与粮食安全有关。比如2014年,中国乡村调查的第二季。记者奔赴河南、安徽、山东、黑龙江、湖南这五个全国粮食的主产区,共形成了10篇稿件,做了比较详细的问卷调查。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从年龄构成看,中老年人占93.2%,成为种粮的绝对主力军;从文化构成来看,73.7%的被访对象仅具有初中以下学历,而大专以上学历者仅为2.3%;在被调查者的子女中,83%选择外出读书和就业,按照当时的调查结果,种粮农民呈现老龄化的趋势,多是老一辈的农民。
机械化占比的提升让种地变得比原来轻松很多,但愿意种地的人却越来越少。记者在河南浚县采访是发现,有位老农民种了5亩地,村里人不是夸他能干,而是不理解,种那么多地劳心费力,有这个精神头为什么不去打工呢?河南滑县是著名的产粮大县,那里地处平原,地块平整,可以进行规模化种植,但是在2014年的时候却有很多荒地,农民都外出打工了,这些地免费给村里人种,都没人种。
三年来记者一直在关注河南滑县和浚县的情况。浚县王庄镇农业干部朱计友2014年接受采访时说,自己一肚子激情,却无事可做:搞农业技术培训,岁数大的人不愿意学,也学不会。介绍农机补贴新政策,很多人说不需要农机,自己种点地够吃就行了。说农产品种植要紧跟着市场,农民问什么是市场?但是这几年,浚县有了一些变化,近日记者再次采访了朱计友:
朱计友:这里现在流转的土地已经超过3万亩,通过政府出面,把土地流转给一个集团下的合作社,由合作社给老百姓出租金,一亩地按1200斤小麦计算,按照每年小麦市场价估算后进行兑现。流转后的土地大部分用于种植粮食,主要是小麦、玉米和大豆。目前为了粮食生产安装了12台大型的喷灌,一台可以管2千到3千亩地,有5到6个人就可以操作。通过流转,这里大量的劳动力都节省出来了,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目前我们承担着全国农业示范区和国家级科技园区的建设,当下还有一部分土地需要流转,目前正在流转中,预计在3到5年,全镇10万亩耕地全部流转完。
保障粮食安全,谁来种粮的问题有了改观。除此外还有保护耕地、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进口关系几个方面。耕地保护方面,国家已经有了明确要求: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并实行特殊保护,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深松土地1.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3月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回答过关于农业效益的问题:
韩长赋:农业效益的问题关系竞争力,也关系农民利益。现在,一方面农业生产成本“地板”抬升,另一方面大宗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在下降,所以农业效益和农民增收的空间受到挤压,要大力推进节本增效和适度规模经营,拉长农业产业链。总之通过节本增效,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流通成本,提高农业效益。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土地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建立贫困退出机制。
韩长赋:土地问题是现在农村改革的重点。关于土地流转问题,现在全国土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5%左右,流转的形式有多种。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作为生产性要素土地需要流动起来,发展现代农业需要规模经营。土地使用权问题,要加以保护,承包农户和流入方要签订合同,合同要在农业部门进行鉴证,双方权益都要得到保障:一方面,引导合理的土地流转费,保障农户权益;另一方面,也保障流入方的权益,这样就有明确的生产经营预期,有利于土地流转健康发展。
保障粮食安全,抓手较多,但线索很明确。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种点地,一方面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可以自给自足;剩余的土地可因地制宜适度流转、适度规模经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同时也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规模经营在一些地方已经取得了成效,国家也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出台,相信随着时间的推进,粮食安全将得到很好的保障。
来源:中华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