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脱贫攻坚的“青海实践”

24.01.2021  18:53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

  这是一份优异的成绩单:截至目前,全省所有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实际减贫54万人),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底的2196元增长到2019年的8996元,年均增长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

  这也是一场真抓实干的攻坚战: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按照“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思路,以“1+8+10”政策体系为牵引,统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对口援青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扎实推进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

  这更是一次减贫奇迹书写的具体实践:作为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扶贫成本最高、脱贫难度最大的深度贫困地区,属于六盘山片区和涉藏六州内的42个县(市、区、行委)全部纳入新时期脱贫攻坚主战场,1622个贫困村,54万人贫困人口全部“清零”。

  青海,以非凡的意志和智慧,书写出脱贫攻坚斗争伟大决战的“青海实践”。

   党建统领,

   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动力

  历史只会眷顾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畏难者、懈怠者。以党建统领、优化机制,挺向贫困深处的冲锋号一次次在青海大地吹响!

  按照“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要求,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切实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主力军作用,向全省选派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第一书记,挑选精兵强将加强驻村工作力量。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一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自脱贫攻坚以来,坚持脱贫攻坚到哪里,党的阵地就建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在战略部署上“扣扣子”、在责任履行上“担担子”、在任务落实上“钉钉子”,举全省之力、聚全省之智、聚全省之能,以党建引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推动一切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一切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一切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凝聚起向贫穷亮剑、向贫困决战的强大力量。

  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曲什安镇大米滩村的面粉厂是村集体经济的“成果”。说起建厂的初衷,原村党支部书记刘友继心里揣着一本账。“2019年我们多次召集村民开会,最终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办一个面粉加工厂。现在已经实现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形成‘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富民模式,已经彻底甩掉贫困的帽子。”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锤炼培养干部的主阵地,全省4146个行政村党支部参与脱贫攻坚,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心声,帮助排忧解难,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极大提高了脱贫攻坚满意度和认可度。让脱贫攻坚成为考核和检验各级干部担当作为的试金石,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

  同时,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出台市县党委政府和省直行业部门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体系进行考核。其中,将市州考核权重提高到12%,县级考核权重提高到70%,对排名靠前的地区通过以奖代补进行表彰奖励,对排名靠后的地区约谈提醒,较真碰硬促进真抓实干。

   产业牵引,

   铺就贫困户脱贫之路

  地区不同,扶贫对象不一样,工作方法也应该不一样。而脱贫攻坚的核心和关键就是产业扶贫。

  我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引导群众靠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着力增强“造血”功能,全省91%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

  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本着因地制宜兴产业的思路,试验区培育的五种产业发展模式日臻成熟,辐射带动之效日渐显现。宜农宜牧、农牧结合,培育黑青稞、马铃薯、芫根、油菜、饲草料种植;高海拔、纯牧业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背靠草原、手牵城区经营超市、产品精细加工、开办度假村等多元产业项目;坐拥商贸经济发达,积极打造经营宾馆、交易市场、运输业等,实现由牧民向商人的华丽转变。

  2015年,曲麻莱县通过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建设了规模大、设施全、建档立卡户易接受的牧民城镇化转型发展服务培训基地。对18至38周岁的5039人进行筛选,纳入创业促进就业扶持政策和创业资金支持范围,有针对性地开设烹饪、汽车摩托车修理、缝纫、民族服装加工等实用性技术培训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的技能传授。截至目前,基地培训2172人,已完成培训并结业1640人,使迁居县城的精准扶贫易地搬迁户拥有一技之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走出一条以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具有地域特色的牧民群众技能培训新模式。

  以上只是脱贫攻坚行动中精彩“篇章”的管中窥豹。全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60%用于产业扶贫,构建到县、到村、到户扶贫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牦牛、青稞、光伏、乡村旅游、民族手工业等特色优势扶贫产业,49.2万有能力的贫困人口都有产业增收项目,产业收入占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

   就业驱动,

   保障贫困户稳定脱贫

  贫困人口点多面广、贫困程度深,仅靠发展产业很难保证所有贫困户脱贫致富,因此,就业才是民生之本和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

  我省以产业为牵引,以就业为驱动,在精心选择培育扶贫产业的同时,切实在提高贫困户内生动力和劳动技能上下功夫。通过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开展“青春创业”行动、打造“拉面经济”传统劳务品牌、开发公益性扶贫岗位、建设扶贫车间等措施,拓展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

  截至目前,全省28.5万贫困劳动力中,17.1万人实现就业(其中省内15.5万人,省外1.6万人),占59.6%,比上年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

  授人以渔,改变贫困户的观念。

  ——技能培训:累计培训贫困人口近12万人次,70%的受训人员找到了就业门路。

  ——“青春创业”行动:累计投入担保金6000万元,撬动银行贷款1.8亿元,扶持5680余名青年创业,带动1.1万贫困人口增收。

  ——拉面经济:实施“带薪在岗实训+创业”计划,全省有近19.1万群众从事拉面产业,在全国开设拉面馆3.2万家,年产值150多亿元,辐射带动近2万贫困人口。

  ——扶贫车间:建设310个扶贫车间,解决就业岗位6.68万个。

  ——公益性扶贫岗位:累计开发生态管护岗位16万个,其中安排贫困人口4.99万人,年均增收2万元,31.2%的贫困户人口受益。累计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3.5万个,年均增收1万元。尤其是生态扶贫,坚持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并重,生态扶贫既扶了贫,也改善了生态。形成了一条以生态保护助力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促进生态保护的“生态脱贫”之路。

  伴随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不断推进,多年梦想,浓缩于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艰巨担当,扛在共产党人的肩头。青海正一鼓作气、奋勇争先,以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决心,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努力谱写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篇章。(洪玉杰)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