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了贫 要致富 “跑起来”的冰岭山村

10.04.2019  21:11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樊永涛 摄影报道) 4月的高原清晨天气还有些许寒意,在料峭的微风中严永顺把地膜装入车中,驶向了离家不远的田地中。

正在装地膜的严永顺

  严永顺是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冰岭山村的村民,和其他村民一样,由于种植结构单一,家里的几亩薄田长年以种植小麦、油菜为主,收入一直徘徊不前。想要致富,外出务工成了唯一的选择。

  为改变这一现状,今年年初,村“两委”就如何调整种植业结构,走出一条农民增收的路子进行了多次研究,经过考察,决定成立合作社,村民入股分红,种植200亩金花葵。

  严永顺告诉记者,2018年,村子就试种过金花葵,其不但具有极高的药用、食用和观赏价值,而且适应性较强,平安地区可种植。“种植金花葵农民也省心,因其自身不招惹虫害,每亩种植成本也很低,到了夏天花一开,也可以成为我们村的‘花海经济’。”

  在实现乡村振兴路上,虽然合作社大有可为,但对于交通便利、风景优美、极具民族风情的冰岭山村来说显得过于单一,于是平安区“三合”田园综合体旅游扶贫项目便孕育而生。 

  和严永顺一样,清晨50岁的村民李先花,缓步走向位于村子北边的手工作坊,作为老“贫困户”,自从一次车祸后,李先花就干不了重活,家中收入全靠家中三亩薄田和丈夫外出打工,如今她也有了一份工作,包装牛轧糖。“有订单的话我就会过来,虽然收入不多,但补贴家用完全够了,最起码比家里坐着强。”李先花说,工作很轻松,这几天她正在学习如何制作牛轧糖,这样她的收入就会增加一些。

为带动村民致富,“三合”田园综合体旅游扶贫项目中成立了手工作坊,优先招工建档立卡户制做牛轧糖

  李先花所在的手工作坊,是旅游扶贫项目的其中之一,2018年7月,工作坊购置生产设备以及购进原材料,确定首批工人,开始试生产,主要生产纯手工牛轧糖,因其口味正宗,不仅有传统花生味、蔓越莓味,还有独创的麦香味,深受周边市民喜欢。

  近年来,乡村旅游的火热引起了无数旅游人的关注,旅游产品越来越多,但是更多的乡村旅游缺乏专业的规划策划,看见什么火就模仿什么,产品总却让人感觉“似曾相识”,但在致富路上,离不开村民个人的努力,同样也离不开外界的支持。

  以平安区“三合”田园综合体旅游扶贫项目为例,项目由三合镇人民政府和青海海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打造,立足于冰岭山村,并向周边相邻的西村和东村辐射,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农户自主型参与”的模式。

  该公司经理李守艳介绍,乡村旅游项目离不开政府整合资金和项目规划,更重要的是政策保障及对农民培训和组织等工作。为何要让企业参与?这中间就离不开企业按照市场规律合理投资、建设和布局,使乡村旅游扶贫项目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可持续发展,永既利用。项目中受益主体还是村民,通过企业带动农户,发挥示范性效应,然后根据农户自愿的原则,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其自觉加入到项目。

冰岭山村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民宿

  “项目立足于冰岭山村,并向周边相邻的西村和东村辐射,通过规划游客服务中心,依托冰岭山药水台景区、卓仓藏族民俗文化体验区、民俗民宿体验区、农家美食体验区,充分利用环境、自然生态、民俗文化资源,强化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服务配套,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一线一景’的特色乡村旅游。”李守艳说。

  如今,对于都市上班族而言,周边乡村游是不二之选。在两小时的车程范围内,带孩子走进田野乡间,亲近大自然,这样正能量满满又性价比较高的旅行安排,正迎合了现代家庭的出游需求。

  针对此类人群,冰岭山村规划出31亩地,建设野外素质拓展培训基地。基地内设备齐全、环境怡人,举目望去高空训练场、野外生存训练区、环保安全教育区等一应俱全,在此游客不仅可素质拓展、娱乐还可进行青少年主题培训学习。

如今的冰岭山村村民房前有花园,屋后有菜园,出门就是水泥路

  如今的冰岭山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洋楼,放眼望去,田成块、沟成渠;庭院里,干净整洁,村民们谈笑风生,个个脸上挂着幸福的喜悦……一个面貌新、村民乐、村庄美的新农村,似一幅秀丽的乡村山水画展现在人们面前,村子在致富路上跑乐起来。

  “过去我们脱了贫,现在我们要致富,今年全村上下处处呈现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喜人景象,房前有花园,屋后有菜园,出门就是水泥路,晚上出来散步还有路灯。这对于我来说,看着村里不断发生的变化,心里由衷感到幸福。”冰岭山村书记钱有德说。

探索文化旅游精准扶贫特色之路
走进海东市乐都区朵巴营村“卧龙谷”休闲餐饮接待点,社科院
探索文化旅游精准扶贫特色之路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走进海东市乐都区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