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一碗碗拉面里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今年8月31日,“中国这十年·青海”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指出,青海的“拉面产业”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典范。人们形象地说,是汉族、土族群众种的小麦磨成了面粉,藏族、蒙古族群众养的牦牛熬成了鲜汤,撒拉族群众栽种的花椒辣椒做成了调料,回族群众用双手拉出了一碗碗致富面、和谐面、幸福面。
依靠拉面产业,青海近20万各族群众走出深山大沟,走向国内外337个城市,开设近3万家拉面店,与当地群众深度相融、和谐相处,用一碗拉面拉出一个百亿元产业,唱响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合唱。
青海拉面店。
青海拉面的前世今生
说到世界上第一碗面,你会想到哪里?意大利?不,世界上第一碗面来自中国!2012年,考古人员在位于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喇家遗址发现了一碗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它的历史足有4000年。
人们忽然意识到,海东人走上拉面之路是有历史渊源的,海东被称为“拉面之乡”是有历史依据的。4000年后,同样的土地,同样的黄河水,这碗面演变成了青海拉面。
上世纪80年代,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还是位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国家贫困县,湿陷性黄土加之降雨量少、蒸发量大,靠天吃饭的日子难以为继。穷则思变,1985年,化隆县农民在厦门开办了青海在省外的第一家拉面店,并逐步站稳了脚跟,靠着“邻帮邻”“亲帮亲”,一批又一批化隆人走上了这条白手起家的谋生路。
开拉面店门槛低、风险小、投资少、收益快,走出去的化隆人尝到了甜头,当地党委、政府也看到了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进入2000年,当地党委、政府在北京、上海、深圳等35个拉面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城市设立劳务办事处,通过政策、资金、培训等方式,鼓励引导更多化隆人走出山门、迈入城门,拉面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茁壮成长。数据显示,海东市劳务人员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从事拉面相关的工作,每2个农村家庭中就有1人外出从事拉面相关工作,并将43家拉面店开到了俄罗斯、马来西亚、韩国、土耳其等11个国家和地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推动拉面产业提档升级,我省制定《青海省促进拉面经济发展实施意见》,海东市相继制定《加快推进拉面经济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推进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并立法政府规章《促进拉面产业发展办法(试行)》,建设拉面数字化总部基地,成立拉面产业联盟,拉面人实现“一炉火、两口锅、三个人、四张桌”到“一年打工仔、两年拉面匠、三年小老板”的跨越式发展。
三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海东人“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踏尽千城万镇、寻尽千街万巷”,凭着一股坚韧不拔、敢闯敢干的劲头,把拉面店开到了世界各地,拉面成为海东最具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劳务品牌和优势产业,成为海东的经济亮点、文化符号、脱贫“利器”。这是对4000年前世界上第一碗面最好的传承。
这碗面从海东走出去,走向大江南北,但它不叫海东拉面,它叫青海拉面,足以彰显海东人胸怀民族团结进步大格局,足以体现海东人烙在骨子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致富面”“振兴面”“幸福面”“团结面”
三十多年拼搏结硕果,人们对青海拉面有更形象的比喻,如带领群众脱贫增收的“致富面”,走向乡村振兴的“振兴面”,创造美好生活的“幸福面”,它更是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团结面”。
有两组数据更直观:在海东拉面人的带动下,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近50万脱贫群众在全国开办拉面店近6万家;海东籍群众开办拉面店2.77万家,遍布全国330多个大中城市,甚至开到了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业人员16.6万人,约占海东市劳务输出总人数的一半,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多民族融合参与,2021年实现经营性收入160.35亿元,利润50.69亿元,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60.7亿元,约占海东市劳务收入的三分之二。拉面产业发展案例获得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和人社部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2021年,海东市4.84万户、17.57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3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其中,1.28万户、7.26万名贫困人口通过拉面产业实现稳定脱贫,占海东市脱贫人口的41.3%。一家拉面店年收入20万元左右,一名拉面匠年工资性收入7万元左右,一名“跑堂”年工资性收入4万元左右,上规模的拉面店年收入70万元至100万元左右,拉面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20%增长到如今的50%以上,实现脱真贫、真脱贫。
富起来的拉面人想得更远些:如何让更多人富起来?如何改变家乡面貌?他们的答案是:返乡创业。
韩光远是第二代拉面人,2002年6月,在化隆县委、县政府“走出山门天地宽”的号召下,加入拉面创业大军。2013年1月,他返乡创业,先后成立青海青化实业有限公司、青海伊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青海青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营青海拉面食材的研发、生产配送及农特产品销售,为260多名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为退伍军人和下岗职工提供工作岗位35个,10年累计发放工资1000多万元,带动360多人增收。目前,他在广州连锁经营5家夏都宫化隆牛肉面店,有40多名员工,年营业额500多万元。
韩玉龙也是第二代拉面人,2000年,他在广州市天河区开办自己的第一家化隆牛肉拉面馆,他潜心钻研拉面技术,参加各类培训和竞赛,熟练掌握37根拉面穿进一根针的技术。今年,在化隆县委、县政府及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的扶持下,他开设化隆拉面体验店,被青海省总工会指定为青海拉面创新工作室,现已培训出150多名拉面师傅,均已开办自己的拉面店。
曾经的拉面人告别家乡,努力融入城市,待羽翼丰满后回到生养自己的地方,回报家乡和家乡人民。仅化隆县拉面老板返乡创业开办公司、合作社就有1500余个,带动当地1.48万户群众从事与拉面产业相关的油菜种植、牛羊养殖、加工冷藏、交通物流等产业,实现年产值8.6亿元,开辟出一条由拉面产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青海拉面产业智慧化平台。
倾力护航青海拉面产业发展
创业不易,一路走来,青海拉面产业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保驾护航。
2019年3月11日,海东市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挂牌成立,主要负责以拉面等为主的地方品牌产业发展,海东市对拉面产业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海东市把拉面经济作为推动青海东部地区乡村振兴和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不断扩大青海拉面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拉面行业健康发展。
为服务好在外打拼的拉面人,海东市累计建立22个流动党支部,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无锡等大中城市组建拉面商会协会,与28个省市签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跨区域服务管理协作协议》,加强信息沟通、宣传教育、协助处置矛盾纠纷。在省外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城市设立119个拉面驻外办事处和劳务服务站,派驻专职工作人员,专门为青海籍拉面从业人员提供证照办理、子女入学等服务,并加强与流入地的沟通对接,帮助拉面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海东市还建成青海拉面产业数字化展厅, 192家企业进驻网上商城,1350家门店数据接入平台。成立海东拉面产业联盟,通过“带薪在岗实训+创业”模式,从推动拉面升级扩面、培育拉面品牌、抓好技能培训、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加大资金支持、开展宣传推介等方面明确拉面产业发展方向。建设以河湟新区为核心,化隆、循化等各县区产业园为支撑的拉面产业总部基地,投入近3000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佰客基、艾麦尔、本穆、驼铃等25家从事速食面、汤料研发生产、仓储物流等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入驻总部基地,产品通过超市、中央厨房、网上商城、东西部协作等渠道在全国铺货销售。开展拉面品牌示范店评审工作,引领带动广大青海拉面门店和企业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已注册商标97件,培育品牌示范店95家,知名品牌店787家,“化隆牛肉面”“撒拉人家”两个龙头品牌体系持续壮大,“高原姑娘”“撒拉花儿”“大美西北”等一大批青海拉面品牌名气在省外打响。
近三年来,为帮助广大拉面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海东市认真落实纾困扶持政策,在政务服务、金融信贷、用工社保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除实行商铺租金减免政策外,还为符合条件的1877户拉面创业者发放首次创业补贴897.1万元,为3245名拉面人发放“带薪在岗+实训”补贴3542.4万元,为龙头企业、品牌示范店发放奖补资金525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发放支持拉面经营担保贷款6.06亿元,惠及拉面经营户1000余家。
韩玉龙熟练掌握37根拉面穿进一根针的技术。
一碗拉面引发的蝶变
政策扶持让青海拉面香飘世界,这碗拉面还给海东人民带来了什么?拉面作为一种饮食、一种产业、一种经济乃至一种文化,它带来了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精神面貌等深层次改变,让拉面人的腰杆挺得更直。
近年来,拉面务工群体中发生了很多充满正能量、感人至深的好人好事,拉面人以一碗面为纽带,不断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拾金不昧的马牙古拜获得“海南省诚实守信模范”称号;热心公益的韩木海买成为“中国好人”“全国劳动模范”;马忠和冶艾海买被评为“苏州市姑苏区石榴籽工程民族团结一家亲公益之星”……近两年,海东市累计申报评选民族团结示范店85家、党员拉面示范店75家、优秀流动党员党支部7个。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国各地的海东拉面人挺身而出,开展免费配送拉面、值勤站岗、清扫卫生、支援拉运救灾物资、义务做厨师等活动,累计为疫情发生地捐资捐物近1000万元,涌现出以马文德为代表的4500多名拉面爱心人士,为抗击疫情贡献拉面人的力量。其中,马文德被评为“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马文德、韩索力么乃被湖北省委统战部、民宗委评为“在鄂务工经商先进个人”;马俊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青海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化隆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是拉面人骨子里的善良,他们“走出山门、跳出农门、进入城门”的蜕变更体现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超越了自己。无论在外奋斗有多艰难,拉面人总是主动作为,努力扩大经营,不断实现创新发展,他们把拉面打造成展示青海形象的窗口,积极为家乡代言,为大美青海推介,以实际行动提升青海的知名度、美誉度。
经过多年发展,在多个城市摸爬滚打,“拉二代”“拉三代”已完全融入城市,他们更加注重教育。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化隆县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与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提高幅度是海东市最高的。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海东拉面人子女考入大学的达500多人,这当中不乏考入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的学子。化隆县2014年至2019年连续5年的高考状元均为拉面人后代,更重要的是,他们愿意学成归来建设家乡。
拉面产业未来必定“星光璀璨”
几代拉面人前赴后继,创造了一个青海奇迹,形成以“敢为天下先”为核心精髓的创业精神。未来,青海拉面路在何方?如何让“青海拉面”这张金名片的含金量更高?如何推动青海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海东市早有谋划。
“我们将抢抓‘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系列决策部署,统筹做好政策研究、品牌培育、产业促进、资金支撑、能力提升、服务保障等重点工作,着力品牌塑造,助力经营提升,用力产业配套,倾力服务协调,通过‘店厂仓’一体、‘产学研’同频,实现消费升级、产业链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海东市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建宏表示。
海东市将研究制定推动拉面产业发展的各项配套政策,特别是探索出台“青海拉面”品牌连锁企业带动“夫妻店”的奖补政策、拉面产业贷款贴息办法等;编制完成《海东市“十四五”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为今后拉面产业发展提供行动指南和政策支持。
启动“青海拉面”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鼓励经营主体通过直营、加盟等连锁经营方式推进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建设,持续打造品牌示范店和龙头企业。在无锡、北京、上海、深圳等重点城市开展市场化合作,推进青海拉面进机关、进园区、进社区、进酒店,打造集河湟拉面美食品鉴、高原特色产品展销、大美青海风情体验于一体的旗舰店,带动“青货出青”、旅游兴青。继续做好老字号和优质品牌宣传推广,组织参加各类会展、推介、洽谈活动,适时举办“青海拉面”论坛和行业高端对话,鼓励开拓境外市场,提升品牌内在品质和商业价值。
立足我省战略机遇、政策导向、资源禀赋,海东市突破“多而不强、劳而利微”的产业发展瓶颈,结合线上线下、科技市场,重塑产业链生态,构建“一园五链”,即拉面产业园+数据链、供应链、创新链、服务链、金融链的拉面产业总部经济体系,明确产业发展规划,避免产业过度“同质化”。更加重视市场物流体系建设,提升仓储物流配送能力,打通关键“一公里”,建设完善一批冷链仓储、商品交易、快递配送公共服务设施,在无锡、武汉、西安等重要区域节点城市设立高原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特色文创产品分拨配送中心。推进拉面产业数字化转型,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新配方,引导青海拉面整体形象、服务标准和产业规模更上一层楼。同时,加大资金保障,提振拉面经营者信心;加强拉面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烹饪技术、制作水平、服务能力;健全管服体系,为拉面产业市场化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三十多年磨一剑,青海拉面从风雨中走来,历经艰辛创造辉煌。陈建宏坚信,下一个三十年,青海拉面之路必将一片坦途,迎来星光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