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农牧业多点开花结硕果
青海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互助土族自治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推进产业扶贫、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保障,全县农牧业多点开花结硕果。
互助县在推进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的前提下,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以当归、黄芪、党参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区域遍布脑山地区。今年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8万亩,预计产量达5.2万吨以上。目前,全县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15个,从事中药材产业的群众达2万余人。建成了总投资2.24亿元,占地面积127亩,集扶贫产业展销、特色产品加工、企业培训孵化和商贸物流洽谈“四大中心”为一体的扶贫产业园,并于今年7月份正式运行,目前已入驻商企120家,吸纳180名贫困群众就业。预计产业园年产值可达2.22亿元,带动贫困农户8108户、贫困人口2.4万人,人均增收2180元。
据了解,互助县为实现生猪产业标准化、现代化、集约化发展,成立了青海泰和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实施总投资7.8亿元的30万头生猪产业化精准扶贫综合开发项目,主要建设30万头生猪繁殖基地1处、10万头育肥基地3处,并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及有机肥厂、饲料厂、屠宰场等。项目全部建成后,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可带动400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同时,互助县以“农光互补”为主,助推脱贫攻坚。在塘川凯峰农业基地投资2亿元实施了装机容量20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改建新式光伏农业大棚137栋,建成110KV变电站1座,年发电量3000万度,收益2850万元。根据国家支持光伏扶贫的有关政策,基地与扶贫部门签订光伏扶贫合同,每年从光伏收入中支付200万元用于贫困村发展扶贫产业,合同期限20年。同时,基地每年向农户支付土地流转金425万元、农民工工资约720万元,实现了光伏发电与高效设施农业、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
此外,农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互助县率先在全省开展并完成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试点工作,以及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县推进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五项农村综合改革为全省、全市改革工作积累经验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