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打造以党建品牌为引领的“三基”样本

02.12.2015  10:59

  乡镇“互查互评互学”活动现场

  青海省农村第一个党支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

  乡镇全科干部开展知识竞赛

  台子乡党建工作站

  松多乡松多村村干部正在坐班办公

  东沟乡组织党代表视察春覆膜油菜长势情况

  全县三基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观摩推进会现场

   深秋的土乡虽然细雨霏霏,冰冷的寒气宣告着季节的交替,但去年伊始就开展的“三基”建设所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在机关和乡村、在干部与群众间弥漫开来,留给人们醇厚的回味。

  东沟乡正在修建一个存放地膜、化肥的仓库,因为“党代表常任制”这个党建品牌推行后,今秋村民覆膜的积极性高涨,明春还要推广,乡上要未雨绸缪,做好农资储备工作;

  塘川镇双树村村委一班人正在议事。新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落成了,全村人欢喜雀跃。村委商议如何借势而上,招商引资,更好地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在县宣传文化会议中心,互助县“干部基本能力提升自主选学大讲堂”第九期讲座如期举办,300余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侧耳聆听专家讲座,以提升干部基本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活动掀起高潮……

  海东市自去年底开展“三基”建设以来,互助县找准选题,顶层设计,加大投入,项目化管理,品牌化推进, “三基”建设花开有声。

  在具体工作中,该县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全面提升干部能力结合起来,通过一项项制度的出台、一件件实事的落地,让土乡40万群众真切感受到“三基”建设带来的可喜变化。确保了“三基”建设不走过场,深入人心,真正达到了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深化拓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

  党建管理品牌化让干部服务群众更贴近

  距离县城30多公里的东沟乡土族占到总人口的43.7 %。种植洋芋、油菜和蚕豆是群众的主要收入。以前,乡党委推行农作物覆膜,村民不太配合。今年7月,乡上组织党代表视察后,大家看到覆膜后的地块亩产量确实高。秋覆膜开始后,群众积极性高涨,一下子覆膜达2000多亩。乡党委副书记师存峰说:“以前全乡干部都下去做工作,群众还不买账。现在,一名副乡长下去工作就推开了。”这是该乡在党建工作中试行“党代表常任制”所带来的变化。

  “党代表常任制”是互助县党建品牌之一。东沟乡为了做好这个品牌,在乡上设立了党代表工作室,有专职联络员具体负责活动开展。乡党委邀请党代表定期参加会议,就农业增收、村道建设、“两房”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建言献策。通过乡领导班子成员与党代表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收集民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今年,53名党代表已开展视察3次。大家就美丽乡村建设、乡中学教育质量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乡党委及时制定解决方案,政府进行限期整改,群众很受欢迎。

  “党代表常任制”既落实了党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又给予视察后的监督权,由过去被动参与活动到主动学习政策、搞调研、提提案,督促办理落实,让群众更加信赖和满意。

  今年,互助县创建党建品牌29个。这些党建品牌的创建,既提高了乡村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又加强了与群众的联系,使他们更接“地气”。

  年初,互助县从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出发,对“党建品牌”创建工作进行课题化设计、项目化管理、工程式验收,破解基层党建工作新难题,着力培育新品牌,推动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有效落实。

  突出特色选品牌。全县28个党(工)委通过走访调研、审核以后,围绕强化基层组织、推进民主管理、健全党内关爱机制、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创新党建活动载体等方面内容,向县委组织部申报1至2个基层“党建品牌”创建项目,并明确项目的主要措施、达成效果和完成时限。松多乡党委针对党务公开不全面、运行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提出“阳光党务”的创建品牌,着力提高农村党支部公信度。县直属机关党委为搭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新平台,积极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针对群众需求开展全方位服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县委组织部精心审定29个“党建品牌”,建立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建立长效机制,进行一年一审核,一年一调整。

  选好品牌,书记带头“做题”。党(工)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从谋划思路、研究措施、解决问题到总结提升各环节都要亲自抓,确保“党建品牌”的进度和质量。互助县红崖子沟乡从3月份开始实施“五步工作法”纯洁党员队伍以来,乡党委书记张博如牵头抓促落实,制定《红崖子沟乡“五步工作法纯洁党员队伍”党建品牌创建方案》,采取张贴标语、召开党员大会等方式做好宣传,召开村党支部书记和驻村干部动员会议进行培训,现已初步完成对3个村135名党员的摸底调查和民主评议,认定不合格党员3名。

  对于“党建品牌”项目实施情况,县委组织部每季度定期进行督查,对发现的责任落实不力、工作进度缓慢等问题及时提出了20条意见,并责令相关党(工)委书记限期整改。

  年终,县委组织部对各党(工)委“党建品牌”创建工作进行认真结题,并将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实施情况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评体系,在年终党建考核中统一进行考核验收。

  互助县东山乡探索推行以“成立一个党支部,强化两项建设,加大三项倾斜,完善四项制度,推行‘五送’活动”为主要内容的“12345”农村党员管理模式。在西宁市和互助县成立了两个流动党小组,对外出务工达半年以上的123名流动党员建立教育联系台账,利用手机短信、微信等“党员空中活动室”传达就业惠农信息,“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有实效,受到流动党员的好评。

  对于有生命力、可推广的“党建品牌”,县委组织部将根据实施效果,及时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不断提升“含金量”,在提升品位、深化内涵、挖掘潜力上下功夫,不断扩大党建品牌的示范、推广和辐射效应,从而提升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基础工作项目化让党建根基更牢固

  在“三基”建设过程中,互助县委正确处理“两年见成效”近期目标与“七年大变样”长期任务间的关系,按照两年重点工作任务“路线图”、“时间表”,对基础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注重务实推进,力求重点任务有序高效落地。

  11月5日,深秋的土乡雪花飘零,寒气袭人。在塘川镇双树村原村委会议室里,驻村干部和村委成员正在商议近期要事。不远处,新建的三层村级服务中心大楼赫然矗立,“青海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投资303万元,面积达530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的落成是互助县在“三基”建设中,加强基础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也是亮点之一。

  双树村作为“青海省农村第一个党支部”,是互助县向市委组织部立项申报的组织部长党建工作项目。年初,县委组织部部长李国海带领镇村一班人到贵德县大史家村学习观摩先进经验,了解村集体发展模式。回来后理清思路,申报项目,把双树村确定为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目前,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已于11月初竣工。内设陈列室4间,共存放77件资料物品,建有文史资料和实物陈列室,届时将展出“青海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资料。

  去年以来,为了扎实推进“三基”建设,打牢基础工作,互助县着眼于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按照项目化管理的要求,对全县组织上报的110多个项目进行严格筛选,确定具有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精品项目32项纳入县“三基”建设项目库,总投资3807.9万元,其中市财政安排“三基”项目专项资金310万元,县财政安排“三基”项目专项资金2036.3万元,自筹资金1461.6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230万元。

  同时,对市委“三基”办批复实施的乡镇“全科干部”队伍培养工程项目、“青海省农村第一个党支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和县城所在地社区综合办公服务中心设备配备项目等3个精品项目在资金投入、力量保障、深度打造上狠下功夫,确保做出亮点特色。

  目前,全县共建成乡镇民生服务大厅19个,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年内新建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38个。这些项目的实施,为乡村服务群众提供了场所,提高了办事效率。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深入开展“双亮双创”活动,服务群众的能力得到提高;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AB岗制、离岗告示制等制度,逐步形成了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

  乡镇党建工作站是互助党建工作又一亮点。实现了工作力量下沉、党建触角延伸,筑牢了农村党建工作的“指挥所”。

  各乡镇党建工作站摸准一线实情,做好“调研员”。将摸底调查作为切入点,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向基层党组织书记、村干部、群众广泛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制定了台账;强化一线服务,做好“指导员”。各工作站坚持问题导向,对村、社区党建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查找问题和不足。针对个别村党组织发展党员不规范的问题,工作站成员详细解读了新版《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指导各村按照流程,严把党员“入口关”。针对个别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不力、党支部工作职责不明、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强的问题,工作站成员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了专题培训;畅通一线渠道,做好“联络员”。乡镇党建工作站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建立起QQ群、微信群和手机短信平台,形成了便捷高效的信息传送“绿色通道”。每天填写《工作日志》,每月向乡镇党委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并将工作情况和基层动态形成信息上报组织部,真正搭建起了县、乡、村三级党组织的“连心桥”。

  自党建工作站成立以来,威远镇党委对党建工作、“三基”建设、精准扶贫、村容村貌整治、“双承诺”等各项主题实践活动完成情况及时进行督促检查,制作《威远镇重点工作“回头看”工作督查表》,进行逐项督促检查。同时掌握群众对干部的评价,每季度通报一次督查情况,对工作完成不力的干部进行实名制通报,并将其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与年终评优挂钩。镇党委创新干部管理方式,制定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责任清单和驻村干部工作职责,以制度的方式明确工作责任,确保了党建工作内容新、活动实、成效显。

  服务导向创新化让干部能力全面提升

  互助找准“三基”建设与中心工作的契合点,总结经验,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在拓展改革上做文章,在立体创新上求突破,集聚合力,全面提升干部基本能力,以便更好地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

  11月6日下午,在“互助县干部基本能力提升自主选学大讲堂”第九期如期举行。省委党校副教授桂晓红以“突发事件与媒体沟通”为主题,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为309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讲授了一堂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场讲座。这是互助县在提升干部基本能力上所采取的创新之举。

  今年以来,在干部教育培训渠道上,互助县除了依托海东市机关干部“万人在线”网络学习培训资源,全县1277名机关干部参加自主选学外,还广泛邀请经验丰富、社会知名度高、理论功底深厚的高校教授、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在周末举办专题讲座,拓宽视野,提升领导干部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已举办“互助县干部基本能力提升自主选学大讲堂”9期,培训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2600余人(次)。

  全力打造掌握多方面工作技能、密切联系群众、开展高效服务的“全科型”乡镇干部队伍,组织开展了全县乡镇“全科干部”知识竞赛活动,乡镇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得到加强,群众满意率不断提高。各乡镇围绕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机关,鼓励和支持乡镇干部加强学习,积极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完善述学、考学、评学制度,着力培养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氛围。同时,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利用本乡镇人力优势资源,集中时间和地点对村“两委”干部进行理论政策和业务知识培训,乡镇、村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整体提升。

  增强从严治党的意识,落实责任,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力传导到基层,组织开展乡镇“三基”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互查互评互学”活动,做到了全县19个乡镇、294个村检查评分全覆盖,共查找出23条共性问题清单和89条个性问题清单。通过限时整改,逐项销号,对各乡镇“三基”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复查,抽查村级组织65个。通过“互查互评互学”活动,各乡镇、村共性问题已整改落实21条,整改率达91.3%,个性问题已整改落实85条,整改率达95.5%。在抓落实中解决了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推动了落实,牢固树立了“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的理念,强化了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主业”意识,进一步形成了“书记抓、抓书记”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确保了管党治党、从严治党的责任真正落地生效。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三基”建设是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一场攻坚战。一年来,互助县把“三基”建设放在党建工作的总布局中统筹谋划,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组织部门统筹协调、各乡镇各部门上下联动、干部职工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在党建品牌创建方面实现突破,打造了一批亮点;在解决突出问题上取得实效,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全县上下汇聚成了全力推动“三基”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的强大正能量,切实推动“三基”建设朝着“两年见成效、七年大变样”的目标阔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