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树莓在东沟结出“致富果”
即将竣工的红恩养殖场寄托着贫困户的希望
收获希望
养殖场里谋发展
扶贫组成员察看树莓长势
青海新闻网讯 进入9月份,湟中县海子沟乡东沟村一片金黄,刚刚收割的油菜籽整齐地躺在地上,麦田里也是清香扑鼻。登高远眺,大片黄色中仍包裹着点点绿意,那就是去年种植的树莓。海东市互助县的树莓为何远“嫁”到这里?这一切还要从精准扶贫说起。
排查摸底“攀穷亲”
如果要想有“山大沟深”的体验,请到湟中县海子沟乡来。这里虽然与西宁市仅隔一座大有山,然而地处浅脑山、靠天吃饭的海子沟人祖祖辈辈没有从贫困中摆脱出来。今年1月,西宁市委党校扶贫工作队的干部进入海子沟乡联点村——东沟村,通过调查被眼前村民们的现实生活“打懵啦”:全村139户,绝对贫困、需要“精准扶贫”对象就有18户;全村耕地总面积为1416亩,其中800亩为山地、山坡耕地,小麦亩产不足300斤。
“真不敢相信现在还有这样的农村。”市委党校扶贫工作第一书记桑果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为此,西宁市委党校要求每名党员干部和贫困户“结对认亲”,互相了解,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与此同时,在走访过程中,党校党员干部详细询问了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对贫困农户在读大学生,重大疾病或残疾的家庭做了重点记录和标注,以便在帮扶工作中有的放矢,充分运用党的惠民政策,使帮扶工作落在实处。
2006年春节来临,贫困户如何过年,牵挂着市委党校每一位结对党员的心。大家主动找到校党委、支部,将慰问金和每户两袋慰问面粉逐家发放到了贫困户家中。市委党校领导和工作组还将筹措到的2吨救济面粉、捐赠衣物合计120多箱(包)运送到东沟村,经合理分配,将面粉和衣物发放至最需要的贫困户和鳏寡独居老人家中。在走访中,西宁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陈容看到一户智力残疾家庭和一户考上大学的单亲家庭生活极为贫困的现状后,以个人名义予以了每户1000元的资助,贫困户和党员干部深受感动。一系列扶贫行动,为严寒冬日中的贫困村民送上了关怀和温暖,让贫困户们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新年。
扶贫帮困“找穷根”
海子沟乡包村干部巴应金工作近40年,有着丰富的基层经验。他认为,东沟村农业发展滞后,农业种植产业单一,种植业仅为小麦、土豆、油菜,种植收益高的经济型作物(如药材、花卉等)由于受到自然条件所限,加之没有相关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不现实,若村中农业发展靠天吃饭现状得不到根本改善,就无法解决群众的贫困面貌。
经过和市委党校扶贫工作队、东沟村“两委会”、村老党员、村民代表的多次商议,大家认为全面掌握每个贫困家庭的成员结构、致贫原因和贫困程度,“因户制宜、因人制宜”开展帮户扶助工作,激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
今年春节后的青海大山,积雪还没有完全化去,阵阵春风中却夹杂着暖意。为凝聚人心,扶贫组在协助村委会举办东沟村“迎接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文艺演出之际,与西宁市城北区教育局沟通协商,解决了东沟村部分学龄前儿童入园问题,协调城北区“心爱”幼儿园校车入村接送幼儿,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针对提交最低生活保障申请的村民,逐户进行了甄别工作,对家中有成员在公职部门上班、家中购买了车辆、生活水平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要求的14家农户,逐一进行了政策讲解、解释和取消工作;市委党校行政支部24名党员干部还为“精准扶贫”结对帮扶贫困户每户送上了200元慰问金。
“精准扶贫”不是为贫困户送上米面油和慰问金的简单问题,要找准贫困的“根子”、播撒致富的“种子”才是工作的实质。
春播期间,市委党校扶贫工作队、海子沟乡驻村干部、东沟村“两委会”、村老党员、村民代表再次召开动员大会,深入分析贫困原因认为:目前,村民缺乏劳动技能和技能培训,受季节性和整体经济周期性环境影响,劳务输出收入极不稳定;近年来有因病、因学、突发情况等发生,致使村中因病返贫、因学返贫、因突发事件返贫等现象逐年增多;村民传统的观念没有得到大的改变,思想观念滞后,致使村民脱贫无路,致富无门。
在讨论、争论中,大家对加快东沟村脱贫致富步伐的思路逐渐明确清晰:引导群众认可并参与农业合作社,进行特色种植、养殖,打造纯绿色农牧业品牌,通过宣传推广,打开市场,到达“增产”与“增收”的双向发展是东沟村人今后唯一的出路。
对症下药“拔穷根”
找准了贫困户的“病因”,“对症下药”就有了良方。
8月28日,驻村第一书记桑果、西宁市委党校驻东沟村工作队成员、海子沟乡驻村干部,在大学新生即将开学之际,不忘村中贫困户大学新生入学困难问题,通过多方联系,在北京胡雅梅教授、焦梅女士、阿炳先生的爱心助学基金无私帮助下,为东沟村“精准扶贫”户大学新生汪家荣争取到了每年5000元的爱心助学资金,直至其大学毕业。
40多岁的东沟村委会主任汪红俊是名退伍军人,他介绍说,在市委党校扶贫工作队、海子沟乡驻村干部的帮助下,村两委会明确了早日摆脱贫困的发展思路,从互助引进种植了树莓和藜麦,并在今年扩大了种植面积,规模达到100多亩。
树莓、藜麦试种成功后,汪红俊对今后这两个当家品种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他说,据来自省外的消息,目前树莓鲜果收购价已经达到每斤8元上下,藜麦收购价在每斤15元左右。树莓可从7月份采摘到10月份,每亩产量超过2000斤;藜麦每亩产量超过300斤。此外,树莓、藜麦种植对气候、土壤、环境的要求不高,田间管理容易,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强,通过推广还可以带动全乡群众增产增收。如果基地建设完成,树莓的花、果、根、茎、叶全身都是宝,产业极易做大做强。
与此同时,在市委党校扶贫工作队、海子沟乡驻村干部的支持下,今年4月,东沟村14家贫困“建档立卡”户积极参与,注册成立了“湟中红恩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改变思路,决定以羔羊、母牛、仔猪繁育为主,带动全村及周边村民增加收入。大家通过自筹、借款等方式,目前基地建设已接近尾声,建成后牛、羊、猪养殖规模能达700头(只),贫困户收入会逐年增加。
“再过10天,我们养殖场就要竣工了。特色养殖能解决我们贫困户的长远问题,大家在养殖场可以打工、分红,脱贫就不是问题。”9月3日,正在养殖场加紧施工的红恩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赵邦海放下手中的铁锹,擦了把汗期待着幸福生活的到来。合作社社员汪炳元也放下手中活计含笑说:“今年开始的扶贫,实话是真扶贫,扶真贫,通过特色种养殖,‘扶’到了我们贫困户的心上了。”
汪红俊表示,经过全体村民两年努力,全村绿化全面结束,现阶段还需要解决村中的节能路灯和村中搬迁户的道路通行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协调解决村里的后续产业发展资金问题,尽早拨付25户因地质灾害异地搬迁农户的政策扶持资金,在“美丽乡村”项目中,一揽子解决村里的“互联网+”、村级文化娱乐软件建设、种养殖技术培训学习等问题;彻底改变脏、乱、差的村貌,解决精准扶贫过程中“缺资金”“缺人才”“缺项目”的现实问题,加快东沟村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让东沟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