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让外卖模式“烧”起一把火
时下,“互联网+”风势正旺,互联网的存在为大众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尤其在餐饮行业。伴随互联网尤其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下外卖行业飞速拓展。对于餐饮市场来说,能够站上“互联网+”的风口,多少都能吹旺餐饮之火。在省城西宁,一些快餐店也加入到网上餐饮外卖的行列,从线下到线上,推广外卖方便消费者。
手机屏幕上滑几下,等待一定时间,一份外卖就会送到你手中……网络订餐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为寻求方便的普通老百姓提供了新的就餐方式。如今,无论宅男宅女,还是写字楼里的办公人员,都可以非常方便地借助手机网络订餐,其可选品种之丰富、送餐速度之快,甚至超乎想象。只要在快递能送达的地方,随手一点,网上支付或货到付款,就可获得一顿心仪的美食。
“懒人经济”推动“送餐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懒人经济”日益凸显。穿着统一服装的送餐人员,骑着放有保温箱的摩托车,穿行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这一幕就是外卖公司迅速崛起的明证。在省城西宁市的大街小巷,不时会看到载着各色各样的外卖保温送餐箱的电动车往来穿梭,保温箱上印着“外卖”的字样。
“叮!您有一份新的美团外卖订单啦,请查收!”随着手机一声语音提示,马师傅又开始拎起手中刚刚放下的炒锅。马师傅经营着一家快餐小炒店,每天到了饭点店里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据马师傅介绍,“工作日每到中午饭点接到的外卖电话都比较多,多数都是一点好几份,多半是附近的学生和上班族。”
“互联网提供的便利之一就是让顾客足不出户就能消费,而我们不用大费周折就能轻松赚钱。”马师傅说,互联网餐饮外卖不仅可以缓解实体店经营问题,还能解决消费者无暇外出就餐的不便。
“吃快餐、叫外卖、买超市半成品,都是图个方便”,西宁市民黄兰兰说道,“朋友一起外出吃饭,首先要看有没有团购。”如今,年轻人对电子商务接受能力比较强,已经成为社会的消费主力,并且多喜欢省时、省事的消费方式。
走访省城街头一些有外卖服务的餐馆,记者发现,随着网络订餐市民数量的增多,商家不断开动脑筋,外卖的菜色越来越丰富,除了海鲜、快餐、特色小吃等常见的菜色外,火锅店也新增了火锅外卖。一家人或朋友围在桌前吃火锅是冬日里的一大美事,但是,下楼买菜、洗菜、选料也让不少人觉得麻烦,而一些火锅店的商家正是看准了这一商机,想出了将火锅原料打包外卖的主意,受到不少市民的喜爱。
正因为此,越来越多的“宅人”喜欢“宅”在办公楼或家里,利用互联网平台,即可解决吃饭问题,热饮、快餐、特色小吃,只要一下单就可以坐享美食。杨兰兰说:“特别是天气越来越冷,不想出门,叫份外卖就可以解决一顿饭,还是很方便的。”
商圈、住宅催生“外卖经济”
随着省城西宁市海湖新区一座座高层拔地而起,足不出户就想解决吃饭问题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在海湖新区新华联广场经营一家化妆品店的贺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因为每到中午来店里做美容美甲的顾客比较多的缘故,她根本没时间做饭。“不想出门的时候,就叫外卖,周边十几家送外卖的我都叫遍了,包括肯德基、快餐店,外卖就算贵一点,但只要味道好,我觉得对我来说也很划算。”
除了像贺女士这样的个体经营者外,一些公司职员也是外卖商家的常客,“我们公司在26层,虽然电梯速度还比较快,但上下楼一趟也很耗时。除非有人愿意陪我下楼吃饭,否则我还是会叫外卖。我存了四五家外卖的名片,想吃什么了就提前打电话告诉他们,做好了就给送来了。有时候也在网上点餐,但都是几十元才起送,要不就加收送餐费,不如附近这些送外卖的方便。”力盟商业区一家广告公司职员王伟说。
由于一些商业区多数公司实行朝九晚午的工作时间,且设在高层建筑上,无形中减少了就餐时间,增大了就餐距离,不少人更愿意使用方便快捷的外卖形式来解决午餐问题。在位于五四大街的一商住两用的小区里,有不少电子商务公司、设计和制作公司、培训学校、私人会所,保安林师傅说:“我们小区管理比较严,进门要求登记,除了正常居民出入,平时最多的就是快递,一到刮风下雨、下雪天气,送外卖最多,有中餐,有肯德基,都是登记了才进去。”
而省城一些跑腿公司更是尝到了天气的甜头,“开始我们初创跑腿公司的时候,就想车票、鲜花、礼品、食品什么都做,每天都给人送,后来经营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这个不太现实。并不是每天都有人有这方面的需求,而且现在送食品比较受欢迎,很多年轻人一碰到下雨下雪天,都不想下楼吃饭,就让我们代劳,有时候我们还得帮他们组合饭菜,配什么菜,什么肉配什么主食,不过我们不给他们做,只帮他们买,离多远都去,只要给跑腿费就行。”省城自主创业的“小鱼跑腿”公司负责人说。然而他们的生意也有淡旺季之分。旺季就是冬夏两季,在春秋季,只有天气不好时生意才比较好。
互联网餐饮让外卖模式愈演愈烈
早在《2015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专题研究报告》中指出,2016年互联网餐饮外卖将形成基本格局,开始进入高速扩张时期。外卖行业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外卖O2O市场规模达到442.4亿元,相比2014年,增长率高达365.4%,在外卖市场上的渗透率也提升至18.5%。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销售已经成为每一个商家不能忽视的销售渠道,谁跟不上这样的发展潮流,谁就注定会被时代所淘汰。这是因为互联网营销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如降低了营销成本、扩大了产品宣传、减少了损耗等。
近两年,一些品牌快餐纷纷加入外卖行业。统一的着装、专业的送餐设备、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真正的送餐入户,给外卖市场带来新的气象。不少个体经营者也纷纷仿效,并利用网络、微信、 QQ等通讯工具,使外卖市场空前繁荣起来。
张学成今年只有22岁,入行仅几个月时间。他每天最早在上午9时30分出门,最晚则要工作到晚上11时30分,奔波在许多中餐连锁店与顾客家中和办公室之间,并按单获得报酬。他骑着摩托车能在一小时里给五六位顾客送去快餐。网络的不断发展使外卖进入O2O时代,像张学成一样加入外卖行业的小青年也是越来越多了,不少外卖经营者也开始试水网络外卖。省城胜利路一家外卖经营店陈先生告诉记者,他开始并没有做网络外卖的想法,租了房子后和几个朋友合伙干,专门雇了大师傅做饭,四个人送,由于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赛博电子城、胜利路电子城里的工作人员,他们利用熟悉网络技术的优势,建起了自己的外卖QQ群、微信群,时间长了,生意就慢慢好了。“现在我们几个人每天从上午十点忙到中午一两点多,买菜、做饭、接电话、回微信、打小票、送饭,基本没有时间休息。”
此外,除去入驻外卖平台,有些外地进驻的连锁餐饮企业开始自建外卖平台,比如海底捞自建O2O体系,打通了线上和线下。据了解,目前,在海底捞的O2O体系下,顾客可以远程排号,如果餐位已满,在到店之前,顾客就可被系统自动推荐到附近的海底捞门店,或被推荐选择外卖服务。
而据观察,基于市民大众及多数“宅族”对于外卖的高需求度,外卖,或许会成为大众餐饮火爆增收的另一种选择。
网友说消费
卖外的利与弊
对于工作和学业繁忙的上班族、学生族们来说,网络外卖的出现无疑解决了“吃饭难”这个问题:吃饭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广;专业的外卖员送餐上门服务和速度都极大提高,生活变得无比的便捷。在享受网络外卖带来的便捷的同时,许多网友直言使用网络订餐也有利有弊——
@毛毛:有一次用APP叫了平日里吃的一家店外卖,送来的午餐完全就是偷工减料,比平时去店里吃至少少了一半的肉和菜,没想到外卖和进店吃还有这样的区别,很震惊。
@小A:在某平台点过一次外卖,觉得味道不错,看地址也很近,就准备下次去店里吃,结果按照平台上的地址,在某小区里找到了该家餐厅,却发现没有营业资格证。
@软妹:本来订了A餐,送来的却是B餐,打电话过去问,店家说A餐没有直接换了B餐,随意更换了顾客订的餐种,却不通知顾客,太任性。
@CC:专门提前错峰订了午餐,10点多下单,结果送来已经快一点钟,饭菜已经凉了,饮料也洒了一大半,送餐员说是餐厅的原因。
@Peter:在某平台新店开张活动秒杀一份盒饭,只要9.9元,结果送来就是冷的质量相当差。
记者点评:网络外卖平台发展迅速,但是出现的问题似乎也越来越多。首先平台的监管能力有限,对加入平台的餐饮店铺资质和质量都无法做到很好地控制;其次在配送方面,虽然目前几大平台都有专门的外卖员,但服务质量和配送速度无法得到保证;并且网络外卖平台为了吸引顾客增加销量,推出各种优惠活动,但是优惠活动可能会存在虚假宣传等问题。
新“市”说
让网络外卖在阳光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使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上网购物到手机叫餐,衣食住行都已经被网络改变。然而,网络订餐越来越火爆的背后也滋生出种种问题。其“野蛮生长”难免积累下种种矛盾和问题,“井喷”的背后可能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消费品质。
而从今年10月1日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正式实施。办法明确,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许可,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的食品经营者应当在其经营活动主页面显著位置公示其食品经营许可证件。不断出台的规定,为网络外卖订餐平台上紧“紧箍咒”。
“互联网+”的概念意味着,互联网要与其他行业搭配,才能产生乘数效应,进一步提升价值。以网络订餐服务为例,从消费者下单到食物的制作、配送,涉及的主体很多,远不是一个软件那么简单。它实则是一个网络平台连接起无数餐馆,从而构建起一个庞大的系统,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切实有效的管理。
而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下,会产生很多社会治理的新课题。在“数字化生活”的大趋势下,不及时构建起良性的市场秩序,就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成为既影响行业发展、更降低公众福利的问题。如何保障居民吃上放心的外卖?除了相关部门加大巡查力度、早日出台切实有效的相关规定外,网络外卖订餐平台也应该尽到自己的一份责,加大商家资质审核、严把最后一道关并非难事。
笔者认为,首先,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立法要加强。界定好外卖平台与接入餐饮商家之间的关系,规定好责、权、利的主体。平台负哪些责任、餐馆负哪些责任,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应该由谁来管,都应有明确的规定。
其次,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市场检查系统、市场评价系统的建设,线上线下一起构建起良性市场秩序。比如实行平台向监管部门报送制度、对网络平台的义务进行明确的表述等。
最后,各个网络订餐平台应加强自律意识。互联网经济竞争激烈、更新换代快,然而,“唯品质不破”。一定要坚守严格的审查底线,采取即时视频监督等方式增加透明度,从而提升产品的品质与口碑。
食品安全无小事。让放心的食物端上餐桌,让网络外卖在阳光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于每个人都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