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二五:小村庄成了人人向往的“桃花源”
时光如梭,秋意悄然而至,行进在浩门河畔的高山峡谷之中,高林草丛绿得愈发深沉。
峰回路转间,“高原桃花源”的字样映入眼帘,走过景区服务区,穿过门楼,进入古朴的洞口,再抬头时,眼界豁然开朗。两侧碉楼高驻,仿佛卫士在护卫一方安宁。碉楼中心线与不远处的两山山顶相对。山上,峨博在风中猎猎。山下,一个个藏式的民居或集或散,分布在三面环山、一面绕水的小村里。
旅游黄金期刚罢,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珠固乡东旭村高原桃花源静了下来,村里阡陌相通,鸡犬之声相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一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高原桃花源就坐落在东旭村骆驼脖子社。 带着一年的丰收之喜,村民程生祥正开着货车往家里运过冬必备的煤,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几年前,像大煤这种生活物资只能通过吊桥从村外慢慢往家里转,现在可以直接拉进家门,方便多了。”程生祥说。
东旭村的联点干部、珠固乡人大主席王振龙介绍,2012年东旭村依托州县开发打造东旭村骆驼脖子“世外桃源”乡村旅游基地的有利时机,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打造高原桃花源景区。群众满腔热忱地投入到景区建设中,对自家院落、房屋进行了整治,自来水通上了灶头,家家户户安装了水厕,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村里的道路也因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直达村内。村两委班子动员群众投身旅游业,开农家院的、开酒吧的、华热服饰展演及民俗文化展示的,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了自己的营生,群众情绪高涨。
程生祥在这次村里的巨变中,开了家庭宾馆,自己外出打工,媳妇儿在照顾地里种植的树苗和药材的同时,经营着宾馆,家里又多了一条增收渠道。“现在每年能挣5万多元,除了打工,种药材、树苗和开宾馆就可以增收2万多元,生活越来越好了。”
目前“桃花源”建设的各项投入达到1000多万元,景区建成后短短一年,村里群众人均收入过万元,人均增收4303元。
虽是淡季,但村里依然有三三两两的游客来往。“风景这么美,服务也好,大家当然愿意来了,每次来住上几天,尽情享受闲云野鹤的生活。”正值周末,西宁市民张先生带着一家人来此游玩,已经是老顾客了。
“全国多地的游客都来村里旅游,每逢旺季,一天可以接待十几桌,都夸咱们村里美。明年我打算扩大经营规模,争取多挣点。”村里的藏族小伙杨公保当智心里乐开了花,景区刚一建成,他就从一个普通的打工者变成了农家乐的老板,一年可收入10多万元,同时带动村里一部分人就业,村民们不用出远门就可以挣钱了。
村里的老书记张仁欠正忙着收拾地里的作物,作为亲历者,他看到了村里更多的变化:“景区的建设不仅仅是让村里的环境和设施更进一步,而且带动村民的自身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原来的陋习现在不见了,大家都想把村里收拾得更美更干净,让更多的人来旅游。思想观念开放了,致富的信心也足,每家都有自己增收的渠道和打算。”
整洁的村道,清新的空气,嬉戏玩耍的孩童,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幸福和丰收的笑容,世外桃源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如一缕春风,旅游业的发展让这座寂静的小村庄逐渐成为了人人向往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