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在产业链上建组织强服务富农户

25.08.2015  23:18

   乌兰县把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优势和合作经营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打破按照行政区划设置党组织的单一模式,创新以“合作社+党支部+农户”的党组织引领发展模式,构建起党建强社、产业兴村、合作富民、助推脱贫的工作格局。

  产业链上建组织。围绕主导产业,创新基层党组织运行模式,以村党支部为主导,以党员为主体,以产业为依托,综合考虑产业、地域、市场等因素,将相同产业范围内的党员组织到一起,建立临时党支部,把党组织建在农业产业链上。希里沟镇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生产第一线,采取“合作社+支部+基地+农户”的生产运营模式,注册资金1001万元,在河东村成立金穗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河东村88户村民为合作社成员,以繁殖三元牛为主导产业,成立金穗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新建标准化畜棚8栋,占地7200平方米,养殖规模达2000头,成为海西柴达木福牛标准化养殖基地。茶卡镇采取集约化养殖、屠宰、加工、运储、销售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方式,通过协会来监管“茶卡羊”品牌的打造,有效保护“茶卡羊”品牌,统一了茶卡羊肉产品的包装和标识,为进一步推进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产业链上强服务。合作社党组织带头引技术、抓项目、带产业,通过农家课堂、实践锻炼、能人联带等方式,开展农牧民培训,强化技术指导,及时提供市场信息,为农牧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铜普镇党委充分发挥上尕巴村土鸡养殖优势,建立上尕巴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土鸡养殖小区信息服务中心、技术服务中心、销售服务中心和生产生活服务中心,形成了“一支部一合作社四中心”的服务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了服务水平。目前,上尕巴村已建成10座养殖鸡舍、240平方办公及仓储用房,存栏24000土鸡的养殖小区,并与海北州绿野养殖合作社签订销售订单,预计年产值可达100余万元。柯柯镇东沙沟村利用15万元扶贫资金,创立东沙沟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采取“支部+协会+农户”的运营模式,以村民自愿入会(入会费500元)等形式,兴办了村里自己的“土银行”(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协会),为致富好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帮助村民大胆迈开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产业链上富农户。合作社党支部坚持以支部为龙头、以合作社为纽带、以种养户为主体,实行支部带党员、党员带农户的帮带模式,引导基地和种养大户向生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方向发展,打破了一家一户、一条一块的生产模式,建立了“有偿流转、入股分成、承包管护”的运营机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价格,把农牧民从个体经营的“小舞台”推向了共同致富的“大天地”。铜普镇察汗河村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和“支部+合作社”的生产运营模式,做大做强半细毛羊养殖产业,连续2年为全村牧民累计创收50余万元,每户年均增收1000多元;柯柯镇兴化村扶贫互助合作社采取“合作社+支部+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将省财政拨付的50万元扶贫资金,种植经济作物枸杞200亩,预计每年每亩净收入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