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特色建标准中区旅游别具魅力

23.07.2015  10:46

  青海新闻网 登上西宁大南山俯瞰,视线里能收纳进最清晰、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区域便是城中区,这片区域就像一只展翅大鹏的心脏,随着西宁市整体节奏律动。

  这个自古以来就以得天独厚优势聚集商贾的中心贸易区,从河湟腹地走来,在河湟文化气息中浸染着,拥有着西宁古八景中的文峰耸翠和凤台留云。同时,作为西宁的政治、经济、商贸、文化中心,这片区域更是夏都西宁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八方来客来到夏都,总是要在这里寻找西宁的美食;在凉爽的夜幕下,总是会步行在这里赏璀璨夜景;总是要在这里寻下住处近距离地触摸这座城市……

  如何让“大美青海·夏都西宁·多彩中区”这张名片传得更远、叫得更响?近年来,城中区区委、区政府依托中区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现代文化优势,将文化、旅游、体育、商贸相融合,借助多彩音乐节、文峰碑生态旅游景区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等活动,让城中区形象得到更多推广;通过开展“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提升了中区旅游产业总体素质,优化了中区旅游形象,尽显了多彩中区的独特魅力。

  旅游标准化建设走前列

  【记者走访】在南川西路客运站有这样一个服务台,游客下车即将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知道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安排旅行?不知道住在哪里更方便、舒适?不愿意排长队购买门票,那么只要来到服务台,城中区南川西路客运站旅游集散中心就会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游客轻松搞定全程。

  【部门举措】加强服务设施建设。为了方便游客,城中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建设并投运了旅游集散中心;在石坡街建成了旅游咨询中心。游客咨询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可提供咨询、票务、交通、购物、体验等温馨、便捷的服务。今后,中区还将在广场、特色商业街区、核心景区等游客集中区域,进一步推进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完善与否是衡量一座旅游城市是否成熟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完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方面,城中区在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设置完善旅游公共信息和交通指示牌。对西路军纪念馆及南山公园的公共图形标识进行了设计,对道路指示牌进行了及时更新和安装,为游客营造更加优美、舒适、顺畅的旅游环境。同时,进一步提升旅游目的地标识功能,满足日益壮大的自助游、自驾游等旅游需求。

  景区服务提档再升级

  【记者走访】在西宁小有名气的南山公园景区,不仅是外地游客的必到之所,更是本地市民休闲的一处佳地。夏季的公园内,绿草如地毯般铺满山坡,人们常常三五成群地休憩在林下。虽然游人众多,但却很少看到垃圾成堆的现象。在旅游服务中心内,游客还可以享受到轮椅、雨伞等租借服务。

  【部门举措】南山公园景区。在游客较多的南山公园景区,协调该景区完成了旅游服务中心、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景区道路指示牌的更新、安装工作。截至目前共清运垃圾120吨,更新园区垃圾箱148个,积极开展绿地环境卫生整治等各项活动,全面提高了园内环境卫生水平。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协调该景区完成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作,正在进行旅游道路指示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旅游厕所的前期设计、选址工作。目前西路军纪念馆已完成了历史照片翻新、水晶展板制作、挂钩安装等工作。

  可可西里工业旅游景区。在该景区完成了旅游道路指示牌残缺文字的重新安装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旅游基础设施,从而提高了游客满意度。

  地净街绿城区环境宜人

  【记者走访】走进城中区,无论是繁华的商业区、还是古韵十足的小街巷,每一条道路都那么干净整洁;漫步于南川河岸旁,两岸绿树成荫,凉风习习;登临南山,虽看不到昔日传说中的凤凰,但依然可纵目远眺,赏那蓝天白云之下的三川美景……这就是“五城联创”下,城中区环境整治出的宜人宜居美景。

  【部门举措】提升区域环境质量。中区结合旅游“春潮”、环境百日整治和省内交通沿线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治理等行动,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统筹协调”的原则,专门安排旅游科三名工作人员分别与南山公园、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和可可西里工业旅游景区3家景区进行联点。联点人员主要负责督促景区彻底排查和整治景区卫生环境和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确保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联点机制的建立,将为景区环境整治百日行动、“春潮”行动及“文明旅游”工作在我区的顺利开展提供强大助力。同时,中区加大街道果皮箱的更换力度,现已完成800余座果皮箱的更换任务,并将主要街道、重点部位保洁时间延长至每日晚8时,确保全区环境卫生整洁。

  公厕革命走进中区。公厕建设和管理的好坏,标志着一个城区乃至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为此,城中区掀起了一场公厕革命。对全区公共厕所、景区厕所等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并建立严格、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卫生保洁制度,达到无污物、无蚊蝇、无异味要求。同时对南山公园的三座旅游公厕进行了维修并新建一座三星级旅游公厕、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内新建一座三星级旅游公厕。全区共建成环保公厕21座,设置公厕导向牌44个,各主要街道、重点部位公厕对外开放时间延长至每晚11时。

  让游客住得安心游得舒心

  【记者走访】很多外地游客来西宁旅游,总是会选择在中区落脚,这里55家宾馆可为游客提供最舒适的住宿,同时,为了协调处理游客在旅游和住宿中出现的不愉快,中区在辖区所有宾馆内公示了游客投诉电话,24小时接受游客投诉。截至目前,已协调处理了4起投诉。

  【部门举措】星级宾馆、旅行社数量不断增加。全区共有旅行社88家(其中出境11家、国内77家、)、星级宾馆15家、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106家、旅游商品购物场所3家(已挂牌)、旅游餐饮场所3家(已挂牌)、星级农家乐4家。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中区积极引导辖区符合标准的旅游饭店、乡村旅游接待点开展星级评定工作,对于评定的酒店、接待点,区财政给予一次性2万元的奖励资金。

  安全检查杜绝隐患。今年上半年,城中区科技文体旅游局在全区范围内多次开展旅游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对全区星级宾馆、旅行社、乡村旅游接待点食品卫生、餐饮住宿环境、旅游运输、旅游服务广告、消防安全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全区旅游环境安全稳定。检查星级宾馆15家、社会宾馆及小微宾馆24家、景区景点3家,共出动检查人员78人次。与辖区77家国内社、11家出境社、15家星级宾馆分别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和《消防责任书》,签订率达100%。

  品牌活动展现多彩中区形象

  【记者走访】将文化、旅游、体育元素充分有机融合,举办亮点活动是城中区的一大特色,城中区的很多大型文体活动都是依托于景区举办,对提高景区知名度、弘扬中区人文内涵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部门举措】区级自行车赛声名鹊起。城中区文峰碑生态旅游景区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已走过了6届,这项由区县一级举办的自行车赛,目前是青海乃至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的山地自行车运动赛事,每年都吸引了一批国内选手在文峰碑下一较高下。自行车运动与西宁古八景之一的文峰碑相结合,是城中区将体育与文化完美融合的一个范本,让赛事成为对外推广中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绝佳平台。

  音乐与旅游碰撞出别样激情。从去年开始,夏季的南山公园都是音乐的海洋。首届城中区多彩音乐节两天时间吸引了近万名观众到场观看,今年第二届多彩音乐节暨班夫山地电影节世界巡展-西宁站又将袭来。尤其是作为首次走进西北地区的班夫电影节,有着纪录片“奥斯卡”之称,它的出现将带给市民一场视觉盛宴。总之,在这个夏天,城中区会让市民、游客再次与音乐、电影与西宁市目前最大的现代山地森林公园——南山公园来一次别样的“约会”,从而成为城中区又一特色旅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