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兄弟缘何对簿公堂
飞来横祸身残疾
党永庆和党永和是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青林乡雪里河村村民,两人是一母同胞的,然而兄弟二人因为弟弟的一笔救命钱而反目,成了看对方不顺眼、互相记恨的仇人,最终,兄弟二人对簿公堂。
党永和是党永庆的哥哥,结婚已多年的他早已自立门户,有妻有儿,他又肯吃苦,一家人的生活倒也过得滋润。而党永庆比起哥哥来就差远了,年近50岁的他,既没有成家,也没有立业,平日里与80多岁的老母亲一起生活,住在原来那个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里,由于母亲年事已高,不能长期无人照看,所以党永庆不能出远门,平时也只能在附近找些零活,打些散工,以维持母子俩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过得实在艰辛,母亲劝他出趟远门,多挣点钱,母亲又说自己一把年纪了,不用他费心照看,其实母亲的心思党永庆又何尝不明白,母亲是希望自己能多挣点钱,早点娶个媳妇,了了母亲的心愿。
2012年的一天,党永庆听从母亲的劝告,将母亲托付给别人照看,自己拎起行囊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在2012年10月份,一场意外将他推向了痛苦的深渊。党永庆在打工时,不慎被坍塌的墙体砸伤,昏迷的他被工友送往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医生诊断的结果是,党永庆肋骨骨折,胸部闭合性损伤等多处损伤,导致党永庆双腿肌肉萎缩。虽然经过手术治疗,党永庆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他却因伤势过重,无法行走。
哥哥花光赔偿款
经过家人与雇主协商,党永庆得到了雇主一次性支付的27万元赔偿款。
可是这笔赔偿款除了10000元钱用于看病之外,党永庆从未见过剩余的26万元钱。这笔关系到他今后治病、生活的钱在谁的手里呢?原来,最初这笔钱在党永庆母亲手中,但是哥哥党永和在对母亲一番说道后,钱到了他的手中。党永和对母亲说:“党永庆以后算是残疾了,以后的日子还长,你们都需要人照顾,你把钱给我,我来照顾你们。”母亲拿不定主意,在经过与卧病在床的党永庆商量后,母亲把存折交到了党永和手中,在母亲看来,自己不怕没人养老,只怕自己保管不好儿子的救命钱。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起初哥哥党永和偶尔还会给党永庆和母亲送钱来,可是慢慢地,来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不闻不问,甚至还开始有意躲避母亲,这让党永庆心里不免打起鼓来。
党永和的态度让党永庆和母亲寒心不已,殊不知,党永和在拿到弟弟赔偿款的第三天,他就把26万元钱全部转存到了自己儿子的账户里。
党永庆觉得应该把钱要回来,可是当他找哥哥党永和要钱时,却被党永和告知,钱已经花完了,用在了给儿子娶媳妇和买房子上。就这样,党永庆的生活费、治疗费被哥哥一家人花光了。这也是为什么心虚的党永和要躲着母亲和党永庆的原因。
要钱无果情义绝
党永和的所作所为,伤透了母亲和弟弟党永庆的心。党永庆要求党永和把所有的钱还给自己,但是党永和只给了他10000万元钱,并不耐烦地告诉他,剩下的钱只能以后慢慢还,党永庆丢下一句“你尽快凑钱还我”后,气愤地离开了。
船迟又遇打头风,2014年,雪里河村要整体搬迁,这本是政府的惠民政策,对党永庆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因为自己家破旧的房子早应该重修了,可是盖新房的材料费和匠人的手工费是要自己承担的,这样一来,这件好事对于原本生活就很困难的党永庆而言又成了雪上加霜的事。党永庆家的房子被拆了,但是由于他拿不出钱来购买建材,很快就停工了。无处可去的党永庆和母亲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暂时住到了姐姐家,但他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姐姐一家三口,房子不大,加上自己和母亲,实在有些住不开,这样下去会给姐姐一家带来矛盾,想到这儿,党永庆想,一定要把那笔钱要回来,尽快把房子盖起来。
兄弟二人上公堂
党永庆多次找哥哥党永和要钱,都被哥哥找不同的借口和理由推诿,这让他不由得来气,也让他失去了耐心,他一纸诉状将哥哥党永和告到了法院,请求法院主持公道。
在庭审现场,党永和承认自己私自挪用了弟弟的赔偿款,但他表示,暂时无法还清,请求长时间、分多次还清。在法庭辩论中,党永庆要求哥哥在两个月内分两次还清剩余的18万多元钱,7天之内给10万元,剩下的8万元两个月内还清。可是党永和表示,自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肯定还不上。
眼看着弟弟要进行后续治疗、要搬家、要生活,可是哥哥却丝毫不顾及手足之情,只是一味地说他挣多少还多少,这让党永庆不能接受。经过庭下调解后,双方仍然各持己见,法官认为,党永和作为亲哥哥,在弟弟受到如此伤害的情况下,需要花钱治疗,需要搬迁等情况,他却只顾自己的小家庭、小利益,用弟弟的救命钱给儿子娶媳妇、买房子,实属不该,因此法庭根据上述事实,判决党永和给付原告党永庆现金186929.66元,案件受理费4475元,由被告党永和承担。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