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揭示三江源湿地退化机理 生态修复技术实现“精准化”

21.11.2016  20:38

  新华社西宁11月6日电  冬日的鄂陵湖湿地,阳光在已经枯黄的草甸镀上了一层金光。大小湖泊之间,鸟儿倏忽飞过,藏野驴踏过结冰的滩涂低头觅食。

  这是记者近日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的玛多县黄河源头鄂陵湖湿地看到的美景。得益于青海大学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共同完成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三江源湿地类型与退化机制研究”相关成果,三江源高寒湿地退化原因日益明朗,科研人员提出的保护和恢复技术也得以应用推广。

  项目中方负责人、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副院长李希来介绍,过去几十年,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放牧等影响,作为三江源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湿地曾一度萎缩,引起多方关注。为此,青海借重大生态科技专项的契机开展湿地生态修复与建设研究,利用国际先进方法治理鄂陵湖、隆宝、玛可河等三江源区的重要湿地,目前已取得沼泽增多,水草丰美的初步成效。

  据介绍,项目实施3年中,科研工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三江源地区地貌和流域水文为基础的分类方法,将高寒湿地分为河谷、河漫滩、山前、阶地、高山、湖泊和河流7个湿地类型。不仅如此,还首次从地貌特征和流域水文上揭示了不同湿地类型动态演变机理,发现季节降水和放牧是影响湿地动态变化的关键因素。

  “被称为草地退化‘伤疤’的黑土滩退化有原因可查,这是以往研究中没有涉及的。我们还发现,河谷、河流和湖泊湿地最不容易退化,山前和河漫滩湿地具有中等退化抵抗力,高山湿地是具有最弱退化抵抗力。”李希来说,以上“精准”的认知将成为今后生态建设的“指针”。

  青海省科技厅组织的项目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有效促进了国内外对青藏高原生态研究的学术交流,相关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引领高寒生态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王大千)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