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人大代表赴诺木洪农场调研侧记

24.08.2015  11:26
  2001年以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1500多户7400多人在诺木洪农场承包土地耕种经营。十多年来,他们在农场收入怎么样?生活有哪些改变?享受了哪些惠民政策?心里有啥期盼?带着这一系列的民生牵挂,今年6月下旬,以省人大代表、民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靳雪宏为组长的调研组,首次奔赴千里之外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诺木洪农场开展专题调研,在瀚海戈壁上倾听民和籍农民的所思所盼。

   枸杞地里话增收

  这天一大早,诺木洪的天空虽然淅沥着毛毛细雨,但勤劳的人们已经在枸杞地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那娴熟的劳作身影成为枸杞地里亮丽的一道动画风景。

  调研组走进一块枸杞地,与劳作的民和籍农民以一句“枸杞收益怎么样”的亲切问候拉开了话匣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无不对种植枸杞带来的经济效益点赞叫好。来自民和县转导乡的马塔卜撑着沉甸甸的果枝笑着说,在这里种枸杞比老家山区种麦子好多了,他家去年种的30亩枸杞至少有20余万元的纯收入。来自峡门镇赵家山村的李金成一家8口人在诺木洪农场承包了60亩土地种枸杞,去年纯收入40多万元。

  农场民和籍农民管委会党委书记陈文和说,民和籍农民是通过省扶贫办协调,于2001年通过异地引劳方式移居到诺木洪农场靠承包土地耕种经营为生。当年从民和干旱贫困山区引劳移居800多户,刚到农场几年因种植小麦、油菜等农作物效益欠佳,一部分农民开始返回民和老家。自2004年种植枸杞以来,经济效益一路攀升,许多民和籍农民又开始自发前往农场承包土地耕种经营。目前,在农场引劳移居的民和籍农民达1555户7488人。2014年,在农场的民和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万余元。

  来自民和县转导乡的马清明告诉调研组成员,他来诺木洪农场已有15个年头,刚到农场之初地里全种庄稼,辛辛苦苦一年也没有啥收入,现在种上枸杞后亩均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对于贫困山区的农民来说,这样的收入可不是个小数字。调研组组长靳雪宏说,大家收入增加了,生活改善了,说明民和县异地包地耕种经营的路子走对了,希望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日子,围绕枸杞产业,用勤劳的双手,在瀚海戈壁上闯出一条稳定增收致富的小康路,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有盼头”。

   农家院里访民情

  看望慰问远在异乡的务工群众,也是调研组此行的一项安排。调研组随机走访了10户农户家庭,这里既有患病家庭,也有老党员,还有生活相对困难的农户。调研组通过进农家门、说农家话、问农家事,倾听群众心声民意,了解群众所思所盼,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从家乡飘来的温暖。

  来自民和县李二堡镇塘尔垣村农民马腾蛟患有矽肺病,因常年就医治疗,让这个原本充满希冀的家庭始终没有走上种枸杞致富的康庄大道。

  调研组走进马腾蛟家,几间不太宽敞的土坯房屋已经显得十分陈旧,带着吸氧机的马腾蛟正躺在土炕上休息疗养。

  靳雪宏十分关怀地了解就医治疗、家庭生活、子女上学就业等情况,并送上慰问金。马腾蛟说,他家里种枸杞也有一些收入,但全部用在看病上,所以家里也没啥好的变化。马腾蛟还激动地说,来诺木洪这么多年了,没想到家乡的人大代表们还这样牵挂着远方的乡亲们,太让我们感动了。

  看着这个被病魔困扰的家庭,靳雪宏鼓励他安心养病,好好医治,并叮嘱农场民和县管委会的同志,要精神上多安慰,生活上多关心,需求上多帮助,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年过七旬的周永福老人是已经有着51年党龄的老党员,一家7口人靠承包农场的25亩土地种枸杞谋生。调研组成员走进他家,尽管一家人还居住在几间陈旧的平房中生活,但院内停放的2辆小轿车,能让人感受到这个家庭不薄的收入。

  在拉家常中,周老汉告诉调研组的同志,种枸杞收入好,家里也有一些存款,因为还没批到农场的建房手续,所以一家人暂时也就这样将就着。临别前,靳雪宏紧紧抓住周老汉的手说,看到大家在这里能增收、能致富,我们都很欣慰,希望老人家积极发挥好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邻里乡亲勤劳致富、和谐相处做表率、当典范。

  一路上,陪同调研的农场管委会党委书记陈文和说,现在一些人在民和县城、格尔木等地都买了楼房,由于受着农场的建房限制,许多农民在农场有能力建新房却建不起新房,如果没有农场的建房限制,恐怕这里早已是一个民和籍的新农村。

   座谈会上听民声

  为更好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调研组成员在走田头、进农家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座谈会,详细听取了诺木洪农场民和县管委会工作汇报,与民和籍农民代表进行了面对面座谈,倾听大家所思所盼。

  会上,与会民和籍农民代表纷纷发言,畅谈在农场种植枸杞以来的增收新变化,肯定了民和管委会的工作,并就所关心的农路建设、渠道维修、人饮工程、自主建房、孩子上初中等问题畅所欲言,恳切希望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和重视。村民代表李金成发言中认为,公租房无法满足大家生产生活需要,希望调整农场公租房修建方案。村民代表马清明最关心的是返回民和原籍就读初中的孩子都在校外租住,使家庭和学校无法有效监管,希望县教育部门在县第三中学统一安排就读。还有的村民代表表示,民和管委会代办民和籍农民报销住院医疗费手续繁琐,而且不能及时审报,他们希望就近增设定点医院,便于方便大家住院医疗费直接报销。

  靳雪宏表示,这次专题调研,详细了解到了诺木洪农场民和籍农民生产生活及相关社会保障落实情况,听到了大家的真实心声,了解到了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带回去认真梳理归纳后将提交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讨论,并通过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等渠道,向有关方面积极反映,争取得到重视和解决。

  几天的调研时间一晃而过,调研组一行看到了民和籍农民异乡生活的新变迁,也带去了民和县人大代表情牵百姓冷暖的那份民生牵挂,突显了老百姓在人大代表心里的份量。(石延寿 李新让)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