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还读书吗
视点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进步的阶梯”……
古今中外,倡导读书的名言名句数不胜数,读书对于一个人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以窥豹一斑。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出现,人们曾经的阅读方式悄然发生着改变——没时间读书和阅读的碎片化、快餐化、娱乐化、功利化等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和各种高科技阅读终端多元化的今天,你还在读书吗?
是什么让我们遗忘了读书
“没时间读书”、“现在谁还看纸质书啊”、“有手机和电脑就够了”……
都说“阅读点亮人生”,可不少被采访者告诉记者,现在基本很少读纸质书,甚至有的人想不起来最近都读了什么书,自认为读书较多的人也越来越少。
可在公交车、车站、广场、商场等地,记者却发现,看手机或pad的“低头族”比比皆是。
为什么现在的人们越来越不喜欢读书了呢?是快速的生活节奏让书香味越来越淡?是浮躁的社会让墨痕越来越少?还是网络的冲击让书卷越来越薄?
在西宁市某机关供职的王女士说,她之所以会选择用网络阅读,纯粹是因为阅读方便,“有时候很想看书,可去书店太花时间,要不就是买回家后劲头就过了。还不如在网上看,想看什么上网一搜就有,可以随时随地阅读。”
进入职场三年的夏辉每天习惯从网络上阅读新闻,“通过标题阅读就能够了解当天的新闻,遇到感兴趣的新闻再点进去看一看。”用他的话说:“我已经很久不看报纸了,但我并不觉得自己比别人了解的少。”
一方面是认为没时间读书,另一方面却对碎片化的信息非常热衷。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现在不少人把时间大量放在了阅读微博、微信以及一些简短的新形态阅读产品上,认为这样可以迅速跟上时代潮流,对于一些传统的大部头经典名著敬而远之。
校园无疑是最具读书氛围的乐土。然而现在,“学生抱着电脑的时间远远多于泡图书馆的时间。”青海师范大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读书对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现在学生的知识结构都比较单一,有时候给他们讲历史、讲文学,他们一点都不懂,这是件很悲哀的事儿。”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子阅读凭借快捷、有效、即时交互式、易查询等优势,广受读者青睐,同时也使阅读越来越呈现浅尝辄止的“碎片化”趋势。
工程师黄先生喜欢读书,但现在也很少能够静下心来捧本书看。“碎片化阅读能够带给我们大量的信息、知识和娱乐等内容,但似乎与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相去甚远。”他说:“别看我们天天在微博微信上看各种心灵鸡汤,但让自己写点什么,还真不知道从何下笔。”
我们仍然需要读书
手机、电子书、电脑这些新兴阅读方式的不断出现,也使公共图书馆和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面临危机。
“近年来受到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来图书馆借阅、读书的人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读者群体结构也出现了变动。具体表现为学生、老年人读者群体数量明显上升,成年人读者群体数量逐渐下降。”省图书馆馆长张景元告诉记者。
而时下在城市街区悄然兴起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记者也发现,大多数使用率都不高,有的因处于闲置状态而暂停运营。
新华书店一直在各大书店中扮演者领头羊的角色,但随着网络书店的兴起,这几年的图书销售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在西宁市大十字新华书店,记者看到,与前几年相比,书店显得冷清、空旷,许多顾客都是只看不买。现场两位在校大学生直言,她们只是随便看看,真要买什么书,一般会选择网购;一位在教辅区给孩子挑选教材的家长则表示,逛书店主要是为小孩买教辅,自己基本不买。
“现在书店销量比较好的就是教辅和工具书。“省新华发行集团图书批销中心经理王昀向记者坦言。
电子阅读、手机阅读的进一步普及发展,是否会取代传统阅读,使纸质阅读方式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呢?
对于这个问题,张景元表示,其实无须忧虑太多。
碎片化让阅读变“轻”的同时,也泥沙俱下、良莠不齐,让越来越多的人难以体会到蕴含其间的无穷乐趣。
“电子阅读和手机阅读相比传统的纸质阅读方便,对传统阅读确实有一定的影响。但目前电子书籍和手机阅读,大都是碎片化阅读,不能进行深度阅读。”张景元告诉记者,近几年到图书馆阅读学术书籍、借阅文献的人数每年都在上升,而文学类的书籍一直是年轻人青睐的“对象”。
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我省的公共图书馆也开始走向资源数字化,近年来已经开始探索利用移动互联网、数据库和云技术,一方面收集读者的阅读需求,加快图书的更新速度,另一方面,不断丰富和方便图书的检索、续借、预约等各项服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正在不断推进。图书馆也转变了被动等读者上门的思路,主动“走出去”,建立“流动图书馆”,为广大读者提供阅读公共服务。
“虽然购书便捷的网络书店给实体书店带来冲击和挑战,但实体书店仍可以依靠环境和服务打造文化地标、文化沙龙,让人们愿意去。”王昀认为,相比功利化、快餐式的阅读,书店应该给人一个精神休憩的场所,帮助人们在快节奏的工作中找回一些慢节奏。
为此,西宁市不少书店都致力于营造城市阅读环境的有益探索,纷纷打出“个性”牌。结合读者在书店的阅读体验,推出新书分享会、纪录片放映、讲座等一系列阅读活动,来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还设有咖啡区、休憩区等方便读者休息,大力营造读书氛围,促进全民阅读。
构建书香社会并不遥远
读书,始终是一个历久弥新、动人心弦的主题,它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而且更在于精神的感化和性情的陶冶。
记者在采访中也欣慰地发现,在电子书籍大行其道的今天,大家众口一致的是——最好的阅读还是手捧一本散发墨香的纸质书,静下心来好好品读。
读书仍然是很多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要实现全民阅读、深度阅读,还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文化工程。
早在2006年,我省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就联合倡议开展全民阅读活动,通过各级阅读平台,培养民众的阅读意识,推动形成书香社会。
省文化新闻出版厅新闻出版管理处处长党招应告诉记者,我省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青海”为主题,大力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尚,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全民阅读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15年,完成了中国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项目、第六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全国百种优秀民族图书等8个专题出版物推荐工作;积极开展“书香青海·读书月”活动,组织开展读书论坛、书刊佳作诵读会、大学生经典诵读、“漫谈阅读的力量”专题讲座等活动;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深化全民阅读,以“阅读的力量”为主题的读书征文和图书馆“优秀读者”评比活动,激励广大群众的读书热情,提高了全民阅读率,营造了多读书、读好书的社会氛围和良好风尚;积极开展“送书下乡”,在全省积极开展全国“书香之家”推荐活动,推荐“书香之家”14户……
除了政府推动外,民间力量也纷纷响应。位于西宁市海湖新区的“北城7区”是一家多元化功能为一体的家庭体验式商业中心,其中就包括家庭式书店。此项目的负责人是亲子阅读的积极倡导者,他希望通过创造家庭式的阅读氛围,让家长自己做好榜样,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读书,不让孩子过早陷入“碎片化”阅读和功利化读书。
“书香”,这个典雅温馨的词语,已经“亮相”政府工作报告,“建设书香社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诚然,形成全民阅读的书香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书香已于春天悄然起步,在春天落地生根,必将为春天带来新的蓬勃生机。(李欣)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