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偏粗偏重偏短”,青海怎么改?

20.01.2016  14:30

   今日视点

  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会议要求,要力争用3到5年时间,完成一场深刻变革,彻底改变我省产业偏粗偏重偏短的状况。针对我省产业结构特点及工业产品远离市场的实际——一次关于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度对话

  新的一年,结合我省工业实际,青海将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我省产业偏粗偏重偏短的状况呢?在全省工业和信息化暨国资监管工作会议召开期间,本报记者与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党组书记、主任,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黄文俊围绕“三偏”问题,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当前我省工业经济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是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记者:我们常用“偏粗偏重偏短”来形容青海工业的不足。其实也就是指我们的工业产业结构,资源型产业比重大,高耗能产业比重大,初级原材料产业比重大。

   黄文俊: 对,青海地处内陆,基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出了最初的工业产业,也就是我们说的石油、水电、有色金属和盐化工这四大支柱产业。历经多年发展,青海逐步发展出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及加工、油气化工、煤化工、装备制造、特钢、特色纺织、生物十大特色优势产业。但是,从产业门类就能看出,重工业偏多,轻工业偏少。因此,我们常说青海的工业是“重工业偏重,轻工业偏轻”。其次,我省的工业产业多为原材料加工型,处于产业链上游,抗风险能力低,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当前,我省重工业占工业比重达83.6%,六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占到88.4%,尽管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增长速度很快,但总体规模偏小,对全省经济的支撑和贡献率有限,重工业对经济增长、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方面的作用突出,只有保持一定的工业增速,才能实现稳增长,为调结构提供一定的时间。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快工业技术改造,推动技术创新,这不仅是青海现阶段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而且是我省全力推进循环经济必须经历的重要过程,也是我省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

  去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工业经济面临困难最大、各种矛盾交织复杂、企业生产极为困难的一年。作为我省主导产业的原材料工业产品价格持续走低,13个重点监测工业产品价格同比呈现“10降2升1平”走势。企业经营困难加大,工业增速回落较快,需求侧调整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当前,我省工业经济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是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必须按照“去产能、降成本、上技改、补链条、强管理、促创新”的要求,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据专家预测,全国经济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加之目前支撑我省工业增长的电力、环境、土地等传统优势在弱化,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发展空间受到更加严格的制约,预计今后两到三年工业经济还将处于困难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深化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彻底摒弃惯性思维,打好保增稳产持久战、化解产能过剩歼灭战、加快转型升级创新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严格控制总量规模,全面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提高淘汰标准,出清僵尸企业

   记者:当前,基础原材料及部门下游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生产经营压力持续加大,呈现出生产滑坡、价格下跌、效益恶化的局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的五大任务中,第一项就是“去产能”。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会议也明确提出,要把处理“僵尸企业”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牛鼻子”,依据国家统一部署,有序进行处置。但是,就拿我们省的电解铝产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规模,还是产能利用率都在全国处于前列,那么,我省化解过剩产能的重点是什么?

   黄文俊: 化解过剩产能,首先要严格控制总量规模,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决策,停止电解铝、水泥、钢铁、铁合金、碳化硅等过剩行业新建项目审批。其次,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市场化的兼并重组,以省投资集团、中铝青海分公司、黄河鑫业等国有企业为主体,推动煤(水)电-铝-铝加工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以青海金圆、盐湖水泥等优势企业为主体的兼并重组进程;推进省内铬系铁合金行业,西宁、海东地区碳化硅行业兼并重组。其次,发挥差别化政策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淘汰标准,深入实施电解铝、水泥、铁合金行业专项对标行动,对技改后主要技术指标不达标的生产设备予以淘汰。

  最后,就是根据国务院加快出清“僵尸企业”的部署和要求,在前期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坚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采取重组一批、出清一批、淘汰一批和改造一批等措施,分类妥善处理全省19家特困企业。对丧失自我修复与发展能力、必须依赖非市场因素生存的企业,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推进其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支持产业轻装上阵、优质增长。

  拿水泥行业来说,水泥行业作为一个典型的高能耗、高排放传统产业,也是我省近年来产业升级、节能减排和生态治理的重点行业。青海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6条,机立窑(含JT窑4条),水泥总产能约2350万吨。目前,全省水泥行业已淘汰机立窑水泥生产线5条,淘汰落后产能150万吨。与此同时,我省全面推进水泥行业余热发电及脱硫脱硝技术改造工作。截至目前,除民和祁连山水泥公司、青海水泥股份公司3条生产线外,其余13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已完成或在建余热发电及脱硫脱硝技术改造,行业整体技术装备和节能减排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部分先进指标已超过或领先于国家标准。

   按照“强创新、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防风险”的十五字方针,争取一年破局、两年稳定,三年变样、五年提升,彻底改变我省产业偏粗偏重偏短的状况

   记者:压力往往也是动力,危机常常蕴含着机遇。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作专题讲座时也认为,青海的产业结构偏重偏粗,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抓住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历史机遇,注重产业品牌化、集约化、服务化发展。

   黄文俊: 是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现供需相匹配的新经济结构。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会议要求,要力争用3到5年时间,完成一场深刻变革,彻底改变我省产业偏粗偏重偏短的状况。针对我省产业结构特点及工业产品远离市场的实际,我们将全面深化供给侧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争取一年破局、两年稳定,三年变样、五年提升。除了去产能,就是要深入挖潜降成本,上技改。近几年,通过在省内电解铝行业全面推广应用“双阴极钢棒及高导电阴极钢棒技术”,极大地调动起电解铝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的积极性。今年,随着中铝青海分公司600KA大电流电解槽高科技示范项目的启动,青海将一跃成为国内电解铝行业技术装备最先进,经济和节能、清洁生产效率、水平最高的产业基地。

  其次,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十二五”以来,围绕构建从光伏制造到光伏应用完整产业链条。我省在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纵向延伸,横向耦合,引进一批“补链”项目,形成了从硅材料-切片-太阳电池-组件-系统集成-光伏电站完整的产业链及配套产业群,实现了我省光伏产业“以硅为主、多元发展、集中布局”的发展格局。今年,我们将突出产业链的集聚倍增效应,进一步建链、延链、补链、强链,重点在产业发展补短板上下功夫,加快高端产品扩能增效、关键工艺设备升级和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夯实四个千亿产业的基础,加快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锂电产业、全国重要的光伏光热制造和应用产业基地,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新材料产业,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盐湖化工综合利用循环产业体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强创新。今年,我们要依托“百项创新攻坚工程”,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政产学研用”联动,着力攻克盐湖化工、有色冶炼、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领域资源综合利用、先进熔炼、晶体制备加工、高纯萃取等共性关键技术。继续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加快产业链延伸和产业融合,创造传统特色产业竞争新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技术企业和新业态。

  “十三五”期间,我们提出大力实施“4322”工程,即打造锂电、新材料、光伏光热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4个销售收入达千亿元产业、建设300项重点工业项目、抓好200个技术改造和创新工程、推进2项企业培育工程。其中,200个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工程包括100项改造提升项目和100项项创新攻坚项目。

  每年100项改造提升项目以盐湖化工、能源化工、有色冶金、建材、特色轻工等传统产业领域为重点,结合产业发展新趋势、新特点和新要求,以实现关键环节的升级突破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100项创新攻坚项目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领域为重点,立足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支持企业实施一批对产业发展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共性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自主创新和先进技术引进项目,推动新兴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花木嵯 芈峤)

  

  [1]  [2]   下一页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