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脱贫攻坚,潮涌高原
春华秋实,绿浪起伏。夏日高原,乡村沃野处处显生机,牧区草原处处新气象;各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热火朝天,一个个新农村雏形显现;扶贫产业园区企业机器轰鸣,产销两旺……
伴着“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嘹亮号角,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青海,用“增收”、“减支”、“补短”三把钥匙打开了贫困群众奔小康的幸福之门。
增收——让群众更有幸福感
“人均收入较低,危旧房随处可见,是外人很少知晓的偏僻贫困村。”说起两年多前第一次来到包勒村的情况时,湟中县上五庄镇包勒村原第一书记戴航感慨道。
包勒村位于湟中县西北部,处于水峡森林公园边缘,森林覆盖率90%以上。凭借这一资源优势,包勒村在戴航的带领下找穷根,思对策,走上了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子,叩开了脱贫攻坚的大门。
产业兴了,山村活了。包勒村也从一个远在深山无人知晓的山村,变成依托青山绿水,吸引游客观光体验、度假消费的好去处。两年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实现农民旅游收入200万元,年农民人均旅游增收3000余元。
打好攻坚战,增收是关键。为了能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让困难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我省稳步实施专项扶贫,从发展到户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发挥扶贫产业园扶贫效益等多维度展开工作。
发展到户产业。目前,全省贫困人口到户产业资金中种植业占5.8%、养殖业占42.4%、购置商铺占16%、发展个体经济占5%、入股企业占19.4%、运输占3%;整合使用占4.3%、其他产业占4.3%。
支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投入12.9亿元,按贫困村50万元,非贫困村40万元的标准建立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帮助全省4024个行政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其中包括贫困村1625个贫困村和有贫困户的非贫困村2399个。
发挥扶贫产业园扶贫效益。扶贫产业园扶贫带贫效益显现,经测算,39个县区扶贫产业园直接带动511个村、4.84万户、12.56万人增加收入,通过资产收益方式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在900元左右,务工人员工资收入每月在2000元以上。
减支——让群众更有安全感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打好扶贫攻坚战,是头等大事,是第一民生工程。没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三保障”的扶贫,不能叫真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减少支出是减轻贫困群众负担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贫困群众安全感的有效途径。比如通过制度保障和政策兜底,让贫困群众在教育、医疗、社保方面少支出、甚至不支出,以此减轻脱贫压力,增强脱贫信心。”省扶贫局社会处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场输不起的“政治仗”“民心仗”,从百姓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保着手,织就了一张有温度的扶贫民生网。
社会保障全覆盖,民生逐渐改善。聚焦兜住底线,让贫困地区教育普惠更有“温度”。实施15年免费教育,累计投入资金36.2亿元,每年有80余万名学生受益。
健康扶贫方面,我省持续推进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落实好“一免六减”“十覆盖”等帮扶措施,加快推进村级标准化卫生室改造,选准配强村级卫生力量,全面落实“双签约”服务模式,让贫困群众能够就近看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将全省6.4万特殊困难群体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突出出来,对重度残疾贫困群众和“三无”孤寡老人,要多措并举,综合运用民政低保、商业保险、资产收益等手段,保基本、保生活,做好“托底”工作。
为了不让一名贫困家庭孩子因贫失学辍学,不让一名群众因病致贫返贫,不让一名贫困户住在危房里担惊受怕,乡乡有标准中心校、有达标卫生院、有便民服务中心;村村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宽带网;户户有安全住房、有生活用电和饮用水……这几乎是全省各贫困村的民生“标配”。
补短——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说一千、道一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要找准“穷根”、开对“药方”。贫困村、贫困户贫困是共性,但贫困原因不尽相同。牧区的穷根与农区不一样,脑山的贫困与河谷不相同。面对千差万别的致贫因素,找出短板、补齐短板、缺啥补啥成为这场脱贫攻坚战的主攻方向。
“2017年,我们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面整合投入5.7亿元资金,在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上聚力、使劲,贫困户层面实现了‘六个全覆盖’。”近日,记者在平安区采访时,听到最多的词语是“全覆盖”,这三个字不仅仅是脱贫攻坚量化的工作指标,更是补短板的有力佐证。
据平安区扶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已完成“六个覆盖”,即自来水入户全覆盖、道路硬化到户全覆盖、危旧房改造到户全覆盖、安全用电到户全覆盖、有意愿的技能培训到户全覆盖、因病致贫临时救助到户全覆盖。
从先天致贫因素分析,受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地理条件限制等因素制约,我省普遍存在“行路难、住房难、就业难、增收难、就医难、上学难、用电难、饮水难”等问题。面对全省脱贫攻坚短板,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全力推进十个行业扶贫专项行动方案落实,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增进贫困群众的幸福感。
教育、科技、通信、残联等行业部门通过召开会议专项部署,制定政策专项推进,下大力气着力解决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电子商务扶贫、因残致贫、“防贫保”推广等工作中的短板弱项,不断推进行业扶贫向纵深开展。
另外,着眼下半年工作,我省制定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协调省农牧、人社等相关行业部门分别牵头制定产业扶贫、就业转移、生态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电力扶贫、通讯扶贫、科技扶贫、电商扶贫、危旧房改造等三年行动专项方案,为打赢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乘风破浪,决胜在即。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我省取得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非凡成就,让人倍感温暖。距离2020年还有2年时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承载着全省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面对贫困这块“硬骨头”,只有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让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
集中优势 深度攻坚
聚焦深度贫困,勇啃最硬骨头。去年,我省将15个深度贫困县和129个深度困难乡镇确定为全省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和坚中之坚。这些地区能否顺利实现脱贫,事关我省脱贫攻坚的成败,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脱贫攻坚不断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问题越发凸显,决胜绝对贫困,必须蹚过深水,打赢硬仗。针对新形势、新任务,着眼于新时期扶贫工作,身处青藏高原的我们应如何挖深度,向深度贫困地区发起总攻?
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造成各地深度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深度贫困的攻坚战,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就全省而言,下一步要重点瞄准特殊困难群体,把全省6.4万特殊困难群体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突出来,对重度残疾贫困群众和“三无”孤寡老人,要多措并举,综合运用民政低保、商业保险、资产收益等手段,保基本、保生活,做好“托底”工作。
集中力量,找对路子。深度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是精准扶贫的基础,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八个一批”的政策优势,精准滴灌。对居住在自然条件特别恶劣地区的群众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对生态环境脆弱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群众增加护林员等公益岗位,对因病致贫群众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只要精准施策,就完全有能力啃下这些硬骨头。
加大支持力度。首先要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财政投入,各部门安排的惠民项目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其次要加大各方帮扶力度。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援青工作、“百企帮百村,百企联百户”等重大战略和举措,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帮助深度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最后,要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故事传真
后拉村的“主心骨”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干部,农村是我的根,乡亲们是我的亲人,我知道要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必须走进去、住下来,到群众中去积极宣传党的富民政策,给他们讲致富带头人的故事,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在脱贫攻坚的这条路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逊让乡后拉村第一书记王占武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从“坐机关”到“串农户”,从机关干部到“第一书记”,当别人的对他的称呼还没改过来时,当兵出身的王占武就积极转换身份,让“第一”名副其实。 “这个第一不仅仅是一把手、第一负责人,还是一种模范、一根标杆、一份责任、一份使命。”
刚来村上时,他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逐户分析致贫原因,量身定做脱贫措施,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一档”的脱贫计划,实施了生产资料补贴、改善住房条件、劳动节能培训、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具体措施,搞清了“扶持谁”,明确了“谁来扶”,制定了“怎么扶”的问题。
“我第一次进村的时候开着车感觉道路特别的窄,无法开进村庄里,当时路上还设有限高限宽杆,只能通行一辆车,不能会车,更别提拉货的货车了,根本进不来,村民们对这个情况反应也很强烈。”王占武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装路灯、扩马路,这些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县委、各级行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后拉村工作队在争取到项目后,投资60万元,拓宽和维护公路,让村民们享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后拉村,距离县城25公里,以土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平均海拔2820米,是大通县县级贫困村之一。”两年多前,王占武初来村上时,这些是他对后拉村全部的了解。
经过两年的努力,2017年后拉村达到省级脱贫标准要求,通过省级验收,转入到脱贫巩固阶段。现在,他成了村民的“主心骨”,如今,再让他说说村里的事情,恐怕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我们村地处山顶,入冬后气温低,尤其是幼儿园孩子们还靠着生炉子取暖,村党支部书记告诉我,在农村只有特别富的人家才装暖气,听了这话我很难过。通过多方争取和帮助,我们村的采暖炉安装到了203户村民家中和幼儿园里,现在后拉村全村都用上了暖气。”
“两年多来,安排了公益性清洁工岗位、生态护林员等8名,实施危房改造14户、技能培训31户、大学生‘雨露计划’7名。现在我们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两年前的2970元增加到了7320元。”
“村民王英桂常年患病,干不了重活,家中地少,两个孩子都在外上学,因学致贫,使得这个家的生活捉襟见肘。我们组织招聘会,与一家家政公司签订合同,月收入1800元,减轻了不少的家庭负担。”……
“这两年是我们村里发生变化最大的两年,村里富起来了,现在我们说话、办事都有了底气。”看到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李玉生不禁感叹:“我亲眼看着村里盖起了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和老年幸福院,每家都安上了暖气,道路越修越宽,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环境绿化更加美丽,还有很多项目正在实施。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孙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