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之窗”看青海生态之变
青海新闻网讯 12月27日上午,由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发布会第十场拉开了序幕。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司文轩就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青海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情况作了介绍。
♦从工业“三废”到全过程
据司文轩回顾,青海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工业“三废”治理到融入到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位全过程。
青海环保机构从1973年的“三废”办公室到省城乡建设厅的二级局,到1983年设置环境保护局,又到2009年成为政府组成部门的环境保护厅,再到今天的生态环境厅,生态环保工作职能从最初的机关管理和环境监测业务,发展到今天涵盖监测、遥感、辐射、监察、宣教、信息、规划等诸多领域。形成了集监测、执法、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队伍,有力支撑了青海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尤其我省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排污权交易、环境责任保险等重大改革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沿湟流域的铬污染隐患风险得到了控制,一些突出的环境瓶颈问题得到解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黑河出境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以上,龙羊峡水库等重要库区和柴达木内陆河水质长期保持在Ⅲ类以上,2018年湟水河治理呈现历史最好水平,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愈加坚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目标指日可待。
♦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据司文轩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经历了由点源治理向面源治理拓展,从水气渣治理向环境各要素治理拓展,从区域污染防治向全面防治拓展,从单一治理向多污染物协同综合治理转变,从微观治理向集精准治理和总量控制、总量质量双管控宏观治理转变,污染控制整体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在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祁连山区、黄河干流和湟水流域,实施重点流域干支流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良好湖库生态保护、工业园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等工程135项,完成湟源县污水处理厂原位提标技术改造试点项目且出水水质达到准Ⅳ类标准,圆满完成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
与此同时,湟水河污染治理作为重中之重,累计投入近80亿元,通过实施污水厂提标改造、截污纳管和排污口整治、中水回用及人工湿地建设、重点支流生态保护修复四个阶段治理,“还青海人民一条清澈母亲河”的目标基本实现,今年湟水出省段水质达标率为100%。
并且,合力攻坚东部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并向六州拓展,因地制宜、分类落实“抑尘、减煤、控车、治企”综合治理措施。今年1至11月,8个市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2%、较年度目标高4个百分点,主要城市西宁、海东为83.4%、较年度目标高5.4个百分点。
此外,我省提前一年完成历史遗留铬渣无害化处置任务,先行先试污染场地治理技术研发,实施6处铬污染场地治理,狠抓重点防控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开展铬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启动实施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工程。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已完成清查阶段工作。
全省已累计投入近20亿元推进“家园美化”行动,整治村庄和游牧民定居点将达到3515个、占村庄总数的78%,六州实现全覆盖。以污染减排为抓手,实施各类减排工程,实现县建有污水处理厂目标,全省现役火电燃煤机组和1000吨每日以上水泥熟料生产线脱硫脱硝、钢铁脱硫工程全部建成,率先在全国将大气主要污染物减排向电解铝和石油焦行业拓展,在圆满完成“十二五”及2016年减排目标的基础上,2017年实现环境质量和总量双管控目标。2018年安排的65项减排工程已完成62项,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减排任务。
♦建成青海“生态之窗”
司文轩说,依托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在全国率先初步建立“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的基础上,建成青海“生态之窗”。
全省环境监测工作最初从水质监测起步,发展到目前具备向社会提供环境空气和废气、水(含大气降水)和废水、土壤、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噪声等十大类218项监测项目,打造了先进适用的环境监测业务体系。
在此基础上,我省进一步完善了覆盖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初步实现了部门间的数据互通共享;利用高分遥感,建立起重点区域生态环境遥感监管平台。同时,将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移动执法平台和在全国率先建成的有毒有害气体监测预警系统、环境质量监测站网进行整合,构建了青海省环境污染与环境风险监测监管一体化平台,实现了监测监管的协同联动。另外,环境科学研究也经历了由弱到强的过程,先后在环境监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监测、遥感应用、环境决策和工程示范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工作,承担了多项环境科研项目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及成果奖。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环保部门协调联系成立了2个院士工作站,联合科研院所在生态系统综合检测评估、国产高分遥感卫星数据处理与区域应用、高寒高海拔人工湿地、生活垃圾高温热解处理、分散式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研发和建设模式探索方面取得突破,开展污水处理厂原位升级提标改造和小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新技术应用,研究制定颁布10项地方环保标准,解决了一些环境污染治理的瓶颈问题。
♦环境监管能力显著增强
环境执法监测由“眼观、闻味”等最原始的手段,走向大数据集成分析、在线监测、远程监测、卫星遥感监测多手段监测。
全省各级环境监察部门以强化污染减排为主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认真履行环境监察职责,不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建成了“12369”环保投诉举报热线和排污收费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系统建设。同时,开展了多次清查放射源专项行动,摸清了全省放射源底数,建立了全省电磁辐射设备(设施)管理数据库。并且,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了伴生放射性矿和集中饮用水源地放射性水平调查工作,有效处置了10起辐射事故事件,全省辐射监管水平不断提升。
在开展生态环境大检查的基础上,我省率先开展覆盖8个市州和负有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的8个省直部门的省级环保督察。去年8月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后,共接收转办群众信访举报件2299件、办结率100%。在边督边改中加大问题整改核实力度、复核率达到31.3%,超过中央环保督察组10%的要求。截至10月底,52项整改问题已按时序要求完成整改24项。健全“网格化”监管机制,充分利用《环保法》及四个配套办法,建立环境执法和司法衔接机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解决了一些多年来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历史欠账问题。
♦生态监测体系走在全国前列
“我省的生态监测体系走在了全国前列,起到了引领作用。”司文轩向记者介绍道。生态领域保障制度从无到有,逐步纳入规范、科学体系,我省率先全国在省级层面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顶层设计,《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作为中央深改组审议后由中办国办印发的首个方案,开启了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真正开端。
同时,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青海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权利义务主体和损害赔偿解决途径,逐步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制度体系,在全国首次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了基于遥感技术编制以实物量为主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工作。
在此基础上,我省完成了三江源、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优化调整和柴达木梭梭林、大通北川河源区两个自然保护区晋级。还初步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制度体系,命名了一批省级生态乡镇和村。并且,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新型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出台排污许可证管理规定,推进排污权交易步入常态化。
司文轩表示,全省环境保护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大力弘扬“新青海”精神,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标志性战役,持续推动环境质量改善,为人民群众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