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进行时:这一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

20.08.2016  16:06

  8月18日6时40分至8时,湟源县发生强降雨,申中乡局部最大降雨达68毫米,系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值,县乡道路多处被泥石流阻断和冲毁……

  面对1959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强降雨灾害,无论是骁勇善战的消防、武警官兵,还是亲临现场指挥的党政领导,亦或是参与现场救援的党员干部,众志成城、不辱使命,在灾情面前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短时间内强降雨造成的严峻汛情,西宁市委书记王晓迅速作出批示,市长张晓容亲临一线指挥;湟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赴现场指挥救援,深入细致了解群众受灾状况,要求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做好交通疏导、抢险救援、群众安抚工作。

  接到抢险任务的消防、武警官兵迅速向申中乡大山根村、窑庄村挺进。从接到命令到抵达现场,只用了10分钟的时间!

  在申中乡窑庄村农户张某家门前,洪水已漫过了膝盖,一名年轻的消防战士奋不顾身冲入农户家中,从炕头将一名十岁左右的男孩迅速背了出来,消防战士的名字叫鲁少怀。

  “让受灾群众多一份安全,少一份损失,是共产党员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一位深入一线开展救援的乡镇干部道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心声。

  这一刻,每个人都是战斗员!县级负责人分赴防汛联点乡镇指挥抗洪抢险救灾,各乡镇党政负责人组织群众进行生产自救,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赶赴重点险段抢险救灾、维护交通秩序、排除城区渍水,水利、电力、交通、公路、通讯等部门迅速下乡开展灾后恢复,民政部门深入灾区核灾救灾,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乡镇、农村(社区)逐户排查隐患、安抚群众……

  波航乡,清晨还在值班的包村干部赵鑫迅速向灾情险情最严重的浪湾村奔去,走村入户、逐个排查,和村里的党员一起开展抢险自救,帮助受灾农户清除房间、院落中的洪水和淤泥,及时搬运被水浸泡的生活用品。

  大华镇池汉村是湟源县就业局的联点村,灾情发生后,县就业局第一时间与该村取得联系,由局党支部书记李海林带队,带领10名党员干部前往池汉村六队抢险救灾。经实地查看得知,洪水侵袭了8户村民门前道路,坍塌严重的路面阻碍了村民正常出行。救援人员马上租用一台挖掘机、一台大型装载机,帮助村民修整院落、道路,清理淤泥500方,使塌方道路得以修复,8户村民的院落也被修整得完好如初。

  在城关镇北大路清真大寺附近,一名万丰社区的回族妇女马某被困暴雨途中,无法回家。正在紧急疏导交通的李警官迅速调动警车将她送回家中。马某感动之余连连向交警致谢,浑身湿透了的李警官却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在湟源县二中路上,时间已过了14:00,依然坚守在救援一线的公安干警,在浑浊流动的泥水中挽起裤管、疏导路段。他们早已忘记了饭点,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16:30,县防汛指挥部第二次会议召开,对抗洪救灾工作进行再部署。县委书记马建立掷地有声地说:“战胜这次突如其来的洪灾,靠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更靠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心连心、肩并肩为守护自己家园而迸发的‘洪荒之力’!”

  经有关部门核实,此次疏散受灾群众4676户、15461人,未获人员伤亡报告。截至8月18日17时,经全力抢险抢修,7个行政村1400户临时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109国道等7条路段道路恢复畅通,通讯基本恢复正常,局部电力线路已恢复供电。部分路段抢修、电力排查正在全力开展……

  这一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全县党员干部坚守岗位,24小时值班,严阵以待……

  19日凌晨1点,县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依然灯火辉煌,每个值班待命的工作人员都保持高度警惕,紧绷防汛抢险这根弦,他们肩上担着沉甸甸的责任,心中满怀着一腔为民的热血……(毛馗)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