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上湾村有个约定

08.12.2015  19:26

  青海新闻网讯 从民和县城出发,向北驱车行驶70多公里,再穿过数公里蜿蜒盘曲的山路,便到了前河乡上湾村。这里土地贫瘠,生态脆弱,村民们世代勤劳,却是贫穷依旧,面貌未改。

  走进上湾村综合办公服务中心,第一书记朵忠福正召集扶贫队员和“两委”成员安排近期主要工作,话语不多,却点到要害。上湾村常住人口80户,其中贫困户就有53户。面对艰巨的脱贫任务,第一书记朵忠福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信心满满且略带诙谐地说:“组织交给的任务,我保证能按期完成,因为我和上湾村脱贫有个约定。”

  10月中旬,民和县旅游服务中心主任朵忠福担任上湾村第一书记。第二日,他便和驻村队员进驻上湾村。他的家就在山下河对面的芒拉村,他熟悉这里的人们,正因为生在这里,他对在这片土地上实现整体脱贫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白天,他和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摸底,五得叔的地膜,西英哥的运输,很多群众他都能叫上名字。晚上,他在几平米的活动室里思量肩上的担子,思考脱贫发展之策,筹划工作思路。

  村民田相成在拉萨市做加工生意,最近因为儿子离婚的事闹官司,暂时懈怠了生意,他主动走访田相成家,耐心劝导不能意气用事,走法律程序,同时兼顾加工生意,做村里的致富标兵。驻村以后,他和村支书甘明义各带领一个工作组,逐户摸底调查,分类建立台账,走访群众80户,掌握了村里的基本情况,了解了群众的脱贫意愿,上湾村的脱贫之路已在他心中成型。

  眼下正是群众覆膜的黄金期。根据入户调查和当前形势,朵忠福深知群众对玉米秸秆收割机的需求格外强烈。在他的努力下,旅行社、农家乐等旅游企业共捐资1.28万元,旅游局自筹3200元,给上湾村80户群众免费发放了玉米秸秆收割机。上湾村今年受霜冻及干旱影响较大,个别群众收成锐减。对此,他积极同民政部门协调解决面粉3吨,解决了27户群众的实际困难,受益群众124人。

  朵忠福深知,要想实现整体脱贫任重道远,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指导脱贫。他说,实现上湾村整体脱贫,离不开“四个一批”脱贫之策。从产业调整、移民搬迁、低保兜底、医疗救助这四大方面着手,从根源上抓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就必定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