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和市民献策“走出去”
报告摘登:
深化“一带一路”务实合作。与周边省区协同争取国家重大工程布局,力争开通国际货运包机,谋划打造向西开放的大型物流集散地,推动中欧班列常态化。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加强与沿海沿边地区通关一体化合作。实施青藏国际陆港项目,完善西宁机场口岸配套,推进跨境电商建设。深化国际产能合作,鼓励更多的青海企业“走出去”,让世界认识青海,让青海走向世界。
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实施培育千万美元潜力企业、外贸自主品牌行动计划,重点打造特色轻工、农畜产品、新能源等三个出口基地,加大枸杞、沙棘等企业出口资质认证培育,支持高原特色和优势产品出口,稳定机电设备等进口规模,实现外贸稳健发展。
会场连线 代表委员积极献策
1、尽快确定西宁曹家堡综合交通枢纽方案
政协委员巴麻仁欠建议:西宁曹家堡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符合目前国际和国内交通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也与国家相关部委的要求相吻合,对提高海东有限的土地使用效率,推动港城一体发展,提升城市发展品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该项目与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联系紧密,相互影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预可研正在加紧编制,有望在两年内全面开工建设,由于综合交通枢纽方案尚未最终确定,对后续相关工作开展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协调力度,尽快确定西宁曹家堡综合交通枢纽方案,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打造省级综合交通枢纽和旅游集散中心,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加速西宁、海东一体化进程,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好坚实基础。
2、在旅游产品和服务上下功夫塑造青海旅游新形象
人大代表祁敬婷建议:我省作为重要的节点城市,有着极其重要的地理和区位优势,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绿色有机的产品资源、历史悠久的文化,应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深度挖掘可可西里、昆仑山、祁连山等旅游品牌价值,规范提升现有景点、重点景区品质和档次,在旅游产品和服务上下功夫,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3、加强经济协作增强青海直接吸引外资能力
人大代表杨秀玲建议:围绕加强经济协作,推进青海资源、能源优势与国外资本、技术优势有效对接,增强青海直接吸引外资能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同时,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洽谈对接能源、资源及工业领域重点合作项目,围绕扩大青海旅游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名度,加快高原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开展高原观光、探险、科学考察等旅游项目推介,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
场外声音
1、加大力度发展电子商务
西宁市商务部门工作人员赵先生:如今电子商务特别是网络零售已成为商贸流通发展的亮点和热点,在扩大消费、促进流通现代化、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西宁市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我们一定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培育发展新的市场经济业态,促进物流业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推动电子商务和实体市场的深度融合,促进经济发展。
2、扶持冷链物流让我省优质产品走出去
企业经营者杨先生:我省冷链上下游的小冷库少,中间环节出现了明显断链。据我所知,从整体来看,青海省内不少产品已经实现了冷链覆盖,但没有一条完整的冷链,未能实现产品的全覆盖。我省的货运车辆约70%为敞篷式,约有30%为密封式或厢式,而配备有制冷机和保温箱的冷藏车辆不到10%。在公路运输中,易腐食品冷冻冷藏运输约占总体运输量的20%,且其中的80%为水产品、水果、禽肉和蔬菜等,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如果出现冷链中断,则对食品品质会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我建议扶持冷链物流,以此扩大食物冷藏容量,减少运输环节损耗,并加强相关配套举措。同时,应推进冷链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设施设备建设,组建全省首家第三方冷链物流专业公司,发展冷链宅配送,打通城市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通道。
3、提升城市软实力
退休教师肖海霞:每一名市民都是城市的主人。在自己的城市,市民的一言一行折射出的是城市的整体形象;在国外,则代表的是中国的形象。所以我认为,对外开放,在加强基础设施、贸易往来、提升品牌价值等硬实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市民素质等软实力的提升。现在,西宁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觉得这个载体非常好。我建议,应加大宣传教育,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培育、激发市民的城市荣誉感、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素养,用崭新的面貌迎接未来。
2017新动作 努力形成“走出去”与“引进来”良性互动局面
来自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消息,下一步,我省将照按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青海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比较优势,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努力形成“走出去”与“引进来”良性互动局面。
推进通道建设。与周边省份协同争取国家重大工程布局,实施好格库铁路、格敦铁路、新青川大通道公路等骨干项目,开工西宁至成都铁路,开通西宁至西安高铁,形成更为便捷的开放发展运输通道。
促进外贸创新发展。重点打造西宁、海东和格尔木三个对外贸易的节点城市,培育特色轻工、农畜产品、新能源等三个出口基地;加大枸杞企业等出口资质认证培育,支持地毯、锂电池等产品出口。
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推广上海自贸区可复制改革经验,加强与沿海沿边地区通关一体化合作,实施青藏国际陆港项目,完善西宁机场口岸基础配套设施,推进跨境电商发展,实现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
强化合作平台支撑。有效提升与武汉、成都、南京、无锡等城市的合作层次,推动融合互补发展。着力提升展会水平,以绿色和大美的理念继续办好青洽会、环湖赛等展会赛事,注重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效对接,推动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跨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