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议政录:全面脱贫攻坚 同步建成小康
“十三五”开局,我省打响脱贫攻坚战,向贫困发起总攻。今年的全省“两会”期间,如何脱贫成为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人大代表李加才让:要想富先修路。目前,黄南的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薄弱,断头路多,374个自然村不通公路,全州有10个村存在饮水困难,近六成的人饮工程年久失修。此外,在前期调研走访中发现,年轻人出外打工却因为不会说汉语而找不到工作。俗话说,一个人就业致富一家,一个人创业带动三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学前教育阶段基本普及两年双语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普及双语教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健全民族地区双语教学体系”,希望我省能出台具体的贯彻意见,让民族地区的孩子不要因为语言障碍而不敢“走出去”,不能“走出去”。
政协委员韩文林:扶贫要先“扶志”,要改变贫困户等、靠、要的想法,要让大家意识到,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扶贫不是强行脱贫,要想拔除穷根,就要开掘富源。要解决人的素质性脱贫问题,让大家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现状,让贫困户有一技之长可以闯天下。
政协委员杨学林:随着我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农家乐、牧家乐成为了农牧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调查研究,拿出有力措施,让农家乐、牧家乐规范经营,健康发展。
特邀政协委员潘明:来自港澳地区的政协委员十分关心青海的建设发展问题,“十三五”期间,青海的脱贫难度大、任务重,港澳委员会尽全力支持青海的发展。
人大代表鲍武章:扶贫工作中,希望下派驻村的第一书记能“因村派人”。驻村第一书记要切实发挥作用,积极了解村情民意,多向群众宣传政策。特别要关注那些土地被征用的农民,要加强对他们的正面引导,通过开展就业技能、法律法规的培训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利用好拆迁补偿款,过上好日子,而不能坐吃山空,再度返贫。
人大代表万玛多杰:我省农牧业资源丰富,但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制约了这一产业的发展,能否设立农牧业产业发展基金,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本,加快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让更多农牧民通过这一产业,尽快脱贫奔小康。
人大代表张建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六州所有学生和西宁、海东两市贫困家庭学生实行15年免费教育”,希望能尽快制定相应的执行标准等配套措施,让这一惠民政策能尽快落地。(花木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