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在基层·百名记者一线行:以前冬闲晒太阳现在忙着脱贫去
“现在村里的‘太阳花’再看不着了。”11月24日,寒风凛冽,湟中县李家山镇勺麻营村一派热闹景象,村党支部书记李国成一进村就说了这句话。以前,冬季农闲时,村里人都蹲在墙脚晒太阳,就有了“太阳花”的戏称,如今,在村子里再也找不到“太阳花”的踪影,他们或是出去打工挣钱,或是创业当了老板,还有一些文艺骨干带着看家本事唱戏宣传党的好政策去了。
63岁老人唱响新时代大戏
勺麻营村属浅脑山地区,以油菜籽和马铃薯为主导产业,以前由于交通不便,闭塞又贫穷。“我们想都没想过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新房子盖起来了,我们老两口有退休工资,儿子有了工作,孙子上学不花钱……”易俊胜正在装修家里的大房子,明亮的地板,简欧式的吊顶,气派得不得了。
“前年,我们危旧房改造把房子盖起来了,今年,我们又装修了房子。我现在组织村里的文艺队,唱皮影戏宣传党的好政策。”63岁的易俊胜精气神十足,带领着村里七八名皮影匠人,自编自演在各个村唱戏,唱的还是新时代的大戏。
说起唱戏,老人拿出正在排练的戏本。“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是初心,为民族谋复兴是使命。”老人家哼着调唱了起来。
“一个月收入千余元,政府给发养老金、地里种着油菜籽和洋芋,吃喝都不愁,还有零花钱,你说这样的日子好不好,我唱戏的声音都高了几个调嘞!”老人开玩笑地说,也正是有了保障,才有了易老汉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贫困户张永明的“洒脱”
沿着干净整齐的村道往村里走,墙上的民族绘画格外引人注目。村广场的一侧,老年幸福院已经建好,各类设备均已到位,等待着来年春天的开放。
路上遇到了村民张永明,“这两天又感冒了,所以没有去上班。”“那就去他们家吧。”书记李国成又接着说起刚刚聊天的话题,“‘太阳花’没了,家里都没有人,只能遇到谁就去谁家了。”2012年,张永明申请了危房改造项目,忙着盖房子,身体不适去检查,查出得了肿瘤。“本来在建筑工地打工,再也去不了,勉强把房子盖起来了,就去了医院。更让我担心的是,家里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我不能让他们和我一样。”张永明回忆当时的困境。
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村里将张永明纳入了低保,医保保障加上低保兜底,张永明有了新希望,通过治疗病情得到缓解。“去年,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我又看到了希望,孩子的学费不用愁,自己又找了一份不出力的工作,一个月有1200元的收入,家里的开支也够了。”张永明说,“生活好了,把我脱贫了。”一句话,大家都笑了。
现在,张永明最大的希望就是等着孩子们毕业了,找上份好工作,家里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年底勺麻营村将如期脱贫
“现在我们最大的民生就是脱贫,一个也不能少。吃穿不愁、安全住房、基本医疗、入学保障,收入提高。今年年底,勺麻营村将如期实现脱贫。”李家山镇党委副书记张成文信心满满。
“社会保障、现代农业示范区再加美丽乡村建设,村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了,尤其是在勺麻营村多了些乡村艺人,不仅收入有了提高,连精神面貌都有了大的改善。”张文成说。
午后时光,阳光暖暖,看到了几户家里炊烟袅袅。仿佛又听到了易老汉的皮影戏。
“想起从前心里酸,我们家乡破烂不堪。过来人亲身有体验,五年变化非一般,向着幸福生活往前奔……”(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