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国”的武装人员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摘要]对这些极端分子背景分析后,目前唯一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些人加入“伊斯兰国”,和贫困没有关系。
IS武装
巴黎恐袭之后,“伊斯兰国”在西方境内的活动能力让这些国家感到恐惧。各国首脑紧急聚商对策,大有“全世界反恐国家,联合起来”的架势。整个世界反恐气氛、反恐对国际关系影响的程度,让人想起十几年前的“9·11”。
和制造“9·11”恐袭的基地组织不同,制造巴黎恐袭的“伊斯兰国”更加激进、更加残忍,也更有“抱负”——要建立“伊斯兰国”。问题是,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以“伊斯兰国”武装人员的身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烧杀抢掠,残害平民,是什么样的人,为“伊斯兰国”在中东和西方国家制造制造恐怖袭击?
“伊斯兰国”的崛起可谓“其兴也勃”,在2014年夏天因为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的暴行以及几次高调的人质砍头事件后,才引起国际重视。在对其研究之后,该组织由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发展而来,至今不到十年历史。也正是因为历史短,行事虽残忍却又很隐秘,所以外界对其研究和判断也不能十分肯定。从目前的资料来看,“伊斯兰国”武装的数据大致如下。
第一,“伊斯兰国”能有多少武装人员?综合一些机构,比如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美国全国反恐中心在一年来公布的数据,大致可以判断,“伊斯兰国”可以动员2万至3.2万战斗人员。
第二,这些人员主要来自什么地方?2014年卡内基和平基金会的一份报告称,根据在前线与“伊斯兰国”作战的库尔德人武装指挥官所说,“伊斯兰国”的武装分子大多是来自伊拉克和叙利亚的逊尼派穆斯林青年。这些人之所以投奔“伊斯兰国”,有的是为了推翻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和伊拉克政权,有的是追求刺激和荣耀,有的是追随家人,有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家园,还有的是被迫作战,也有的是为了钱。虽然“伊斯兰国”自我宣传中有很强的宗教色彩,但库尔德指挥官认为,大部分武装人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圣战者”,他还认为外界夸大了“伊斯兰国”实力,因为有些逊尼派武装并不属于“伊斯兰国”,但因为他们时逊尼派,就被外人认作是“伊斯兰国”。BBC最近一篇报道中则说,一名伊拉克专家认为,“伊斯兰国”战士中大概只有30%是出于意识形态因此加入该组织,其余的是因为被迫或因为恐惧。
这里需要提出的一点是,有人为钱而替“伊斯兰国”作战,那么该组织能提供多少钱?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一份资料显示。“伊斯兰国”目前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控制的地区,大概有650万人口,但国际红十字会在2015年3月公布是数字是“伊斯兰国”控制区有大约1000万人口。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认为,“伊斯兰国”现在经费来源主要有:低价卖控制区的石油,每天可获利一至三百万美元;从事勒索当地人的勾当,包括强买强卖和保护费,每月收入可达八百万美元;绑架人质也是收入来源之一,美国财政部估计“伊斯兰国”在2014年收取的人质赎金达2000万美元,2015年数字还不知道。伊斯兰国给他们的武装人员发工资,最高可达美元350美元。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报告认为,与当地政府以及其他武装组织相比,这个工资很有竞争力。
第三,“伊斯兰国”的“国际部队”状况如何?美国全国反恐中心主任尼可拉斯·拉斯姆森今年二月份在美国众议院作相关听证会时,声称不断有青年从世界各个角落进入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加入“伊斯兰国”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
据拉斯姆森说,美国及其盟友认为,有“两万多人从世界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叙利亚,其中有3400人来自西方国家,美国就有大概150人。”
根据来自美国、英国、以色列和约旦四所大学联合成立的“激进政治和暴力国际研究中心”的数据,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作战的外国人士,按人数多少排列,主要来自以下国家和地区:突尼斯、沙特、俄罗斯、约旦、摩洛哥、法国、黎巴嫩、德国、英国、利比亚。来自突尼斯的高达3000,来自利比亚的也有五六百人。
“伊斯兰国”招募国际人员的主要手段是世界最流行的社交媒体,如脸书、推特还有youtube等。《市场观察》网站最近一篇报道称, 社交媒体推特用户中,“伊斯兰国”支持者最多的地区排列为:沙特、叙利亚、伊拉克、美国、埃及、科威特、土耳其、巴勒斯坦地区、黎巴嫩、英国和突尼斯。
这些“国际部队”人员背景如何?众多研究机构的报告和媒体机构都认为,这些武装分子特别多样化,因此根本没法对他们的背景做一个总结。西方媒体对多次执行砍头的刽子手、来自英国的“圣战者约翰”、这次巴黎恐袭的几名枪手以及其他一些外国战士背景进行分析,发现他们中不少人是接受过比较好的教育,家境良好,有的“前程远大”,但却远奔叙利亚,有的在当地作战,有的回流本国,成为西方最为担心的恐怖分子。
对这些极端分子背景分析后,目前唯一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些人加入“伊斯兰国”,和贫困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