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 他把武术带进校园
青海新闻网讯 12月7日15时,西宁市职业技术学校偌大的操场上,100多名学生在青海武术名家陈生辉的带领下做基础训练,师生鲜艳的练功服格外抢眼。
“保持队型,马步扎稳,今天我们学习国家非遗武术套路八极拳。”陈生辉一边演示着动作一边讲解八极拳拳法特点:八极拳属于短打拳法,其动作追求刚猛、朴实无华且发力迅猛。在技击手法上讲求寸截寸拿、硬打硬开。真正具有一般所述挨、帮、挤、靠、崩、撼之特点。八极拳发力于脚跟,行于腰际,贯手指尖,故暴发力极大、极富技击特色。
陈生辉说,八极拳大有“晃膀撞天倒,跺脚震九州”之势。因此八极拳在中国传统武术界素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之说。
说起陈生辉的习武经历,可谓是既有辛酸也有甘甜。1986年,8岁的陈生辉看到哥哥跟随武术师父练武,便跟在哥哥身后模仿,虽是初次接触武术,但他立刻就喜欢上了。
大概在1994年,因家庭变故,陈生辉无法继续上学,便到西宁打工,因爱好武术,他每天早上会到西宁体育馆附近跑步,并练习自小学到的基本功。
“19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青海省武术协会秘书长田登双,他看到我扎实的功底,便开始教我武术。”陈生辉说,这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后来,在西宁学了五年武术后,陈生辉在朋友的引荐下前往外地学习其他门派的武术,在很多武术名家的指导下,他的武术功底突飞猛进,于是有了办学校收徒弟的愿望。
带着一份传承传统武术的心愿,陈生辉在多巴镇租了场地开办武术学校,可是面对朋友的不理解和人们对武术的偏见,学校没开多久就办不下去了,但为了将武术推广开,陈生辉并没有放弃。他咬牙坚持,拆了自己的房子,将自家院子当做练武场地。即使如此,他后来的武术梦并不如意,在自家开办学校,他四处寻找生源,最后只招来3名徒弟。
2014年,恰逢第九届香港国际武术大赛,陈生辉召集了之前所有的徒弟前往香港比赛。“全球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4支队伍参赛,在如此盛大的比赛中,我的徒弟夺得了16块金牌,这说明我们青海人的功底并不差。”这是采访中,陈生辉第一次露出笑容。
2017年5月,陈生辉再次带领26名运动员参加第六届澳门国际武术大赛,参加了78个项目比赛,团队再次夺得16金的好成绩。一次比赛,16块金牌的骄人成绩,让陈生辉成了多巴的红人,很多人慕名而来,想让自己的孩子拜他为师。最多的时候,陈生辉的徒弟达上百人。
湟中县很多学校聘请他为特约老师,教授武术,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陈生辉的徒弟遍及多巴镇甚至湟中县大大小小的学校,并在省运会、西宁市运会上取得了各种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