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内会外】“你的真情就在我们的幸福生活里”

08.03.2023  07:33

中华巷社区加装电梯。摄影:贾泓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大家好,我叫刘小蓉,是一名来自青海西宁的街道党工委书记。我所在的兴海路街道是一个老街区……”

  3月7日14时18分,家住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街道兴胜巷5号院的居民赵青川和老伴儿坐在沙发上,专注地盯着电视屏幕,收看全国人大代表、西宁市兴海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小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缓缓道出的“西宁故事”。

  这一刻,北京与西宁,相隔千里却同频共振。

  “刘书记提到的,就是真实发生在我们家里的事。正是有了社区工作人员的事事为民,才有了如今的处处便民。”赵青川一边感慨一边带着记者走进家中的厨房,指着新更换的水管向大家讲起了背后的故事。

  去年8月,西宁降雨较多,面对家中地漏一直返水的困境,赵青川拨通了网格员周莉的电话。正在辖区进行走访的刘小蓉知道后,第一时间带领工作人员赶往现场。“大伙儿一进屋二话不说,立马挽起裤脚,拿起扫帚和水盆帮我们清理积水,边干边询问具体情况。”赵青川看在眼里、暖在心上。

  然而,简单的疏通并不能彻底解决下水堵塞问题。于是,工作人员连夜走访入户,与相关部门反复协商,同时考虑到多数居民家庭困难的情况,改造经费除居民自筹部分,街道党工委从为民办实事经费中支出11000余元作为改造经费。经过两周的时间,更换下水管网和居民家中管道顺利完成。

  “社区工作人员帮助我们从根上解决了‘揪心事’,如今生活没有了烦恼,幸福感大大提升!”正如桌边已冒出花骨朵的绿植,赵青川一家的生活愈加向阳向暖。

更换下水管道,解决居民“揪心事”。摄影:张慧慧

  “刘书记道出了千千万万个基层工作人员的心声,讲出了我们兴海路街道实实在在的变化。一直以来,我们把居民的‘关键小事’当成为民服务的‘头等大事’,结合街道实际,从民之所需出发,积极做好城镇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居民的居住环境好了,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就提高了。今后,我们要继续紧跟时代,吹响接续奋斗的号角。”兴海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宋立英言语中充满了坚定。

  “虽然遇到不少坎坷,可最终看到120余户居民家中更换了壁挂锅炉、6部加装电梯载着居民方便地进出家门,一切辛苦都值了!”迎着徐徐春风,我们走进了刘小蓉口中的“主角”之一——黄河路9号院。加装的电梯玻璃外墙映衬着高原的蓝天白云,同与之相连的楼房交相辉映。今年68岁的袁国金高兴地说:“在社区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全力跟进下,加装电梯工作中遇到的五花八门的难题都迎刃而解,我们老年人切实享受到了‘电梯房’上上下下的便利。最近,家里正在重新装修,我们一家人要乐乐呵呵地住在这儿。”

  不仅是加装的电梯,刘小蓉说到的变化中,还有中华巷社区居民开启的壁挂锅炉取暖模式。轻轻一点手机App即可远程操控,温度可根据用户所需进行随时调控,壁挂锅炉的安装让“来我家午托班”负责人祁有金心生暖意。他说:“自去年12月安装壁挂锅炉后,大家都感觉效果不错,取暖费用也大大降低,不仅让我们老百姓‘改得起’,也‘用得起’,感谢基层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西宁市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探索构建“决策共谋、发展共建、方案共审、效果共评”的“四共”建设模式,将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海绵城市建设、街道风貌提升工程融合,增加便民服务设施,修建雨水花园和下沉式绿地,引导有条件的小区加装电梯,提升老旧楼院服务功能和城市建筑风貌,不断增添群众的“小确幸”,赢得“大民心”。截至2022年底,累计实施改造11.15万套,惠及25余万群众,一个宜居的高原古城正款款而来。

  下象棋、健身、学习普法知识……居民出门就可享受“幸福庭院”的美好日常。“到了夏天,我们业主委员会栽种的月季、牡丹、芍药等竞相开放,这里就是我们的‘后花园’。今年还增加了法治教育的内容,体验感更好了!”家住黄河路11号院的翟淑贵将“幸福庭院”的点滴娓娓道来。

  “幸福”,早已成为西宁的名片。坚持80%以上财力用于民生,高质量办成30项民生实事,老年友善医疗和托育机构相继建成,“一老一小”享受优质养老、照护服务,完成“物质+服务”改革试点,6.76万人(次)困难群众的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为全省提供西宁样板,连续三年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幸福”印刻在每个市民的笑容中,渗透进大家的生活中。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刘小蓉的话语让兴海路街道的工作人员和居民热泪盈眶,“刘小蓉书记话语中的真情,真真切切就在我们的幸福生活里啊!”赵青川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