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海东供电公司:配电网补钙挺脊梁青海海东供电配电网改造典型经验扫描
海东市,位于青海省东部,是青海省第二个地级市、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和全国综合管廊试点城市。海东供电公司紧盯地区发展规划,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大局,将配电网建设从过去的单一农网向城农混合配电网过渡,打造出与海东市发展定位相匹配的布局合理、层次清晰的电力支撑体系。改造完成后,海东市行政中心、临空综合经济区配电网将由C类供电区域过渡至B类,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改变城市“动脉”新城老区展新颜
9月的海东市平安区,槐树飘香,42岁的俞虎贤漫走在高铁新区的街道上,整洁街道一眼望到头,“有树、有路灯,就是比老城区少了‘蜘蛛网’,看着美多了!”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高铁新区是海东市第一个电缆入地小区,3534亩的土地上高楼林立、绿树环绕, 112.6千米电缆通过地下排管将清洁的电能输送至6841户居民家中,没有电线杆让这座充满活动的新城充满现代气息又不失自然生态之类。
年仅两岁的海东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新建城市核心区与旧县城改造同步进行。新建与改造涉及大量土地平整、拆迁工作,海东供电公司以全面提高城市供电能力,缩短故障停电时间,满足城镇化建设的需求为目标,实施电缆入地,美化市容市貌。建设改造中,该公司组织人员到省会西宁市学习配电网改造经验,解决没有能力建设、运维地下电缆的难题,设计、监理、施工人员蹲守现场,逐个解决电缆入管井、排管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保障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截至9月20日,该公司在城市核心区新敷设10千伏电缆12条,长度达34.6千米。今年,该公司斥资4.7506亿元升级配电网,城市核心区110千伏变电站将新增变电容量25.63万千伏安,10千伏新建城市环网单元及线路配出项目5项,新敷设、架空线路48.47千米,着力优化城市核心区配电网,解决电网联系薄弱问题,满足城市建设的用电需求。
精准发力解决低电压
9月23日,青海互助县五十镇郭家沟村来了一支施工队进行现场勘查,计划在村东头架设一台10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这下家里的电器随便用了!”村民郭成财说道。
户户通电时村里架设了一台3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电能照亮了村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冰箱、彩电等电器搬过了家门,村里的用电设备多了,用电量大了,秋收打碾、逢年过节时,许多电器因供电半径过长而带不起来。
“今年我们根据季节性农业用电情况,对全市的农村进行摸底排查,通过配网电压监测仪、收集客户诉求等渠道全面掌握用户电压水平,查找‘低电压’客户,详细登记用户基础资料,实施精准定位,及时增容,保障治理工作!”海东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管马育林说。
在“低电压”治理工作中,该公司不在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模式,而是利用科学手段提前预估负荷变化情况,提前将“低压电”消除在朦胧状态。目前,今年该公司已新建、更换农村配电变压器213台。
该公司建立了配电网三级储备项目库,实现供电营业所、县级供电企业、地市供电公司的三级联动,分批分次解决“低电压”问题。利用储备库,今年该公司将实施农网升级项目123项,为38个美丽乡村新建用电配套项目,实施11个异地搬迁村落的通电项目,着力改造10千伏高一路等农网线路,实施台区低压线路改造,解决负荷快速增长产生的电网局部过载和“卡脖子”、“低电压”以及县域电网与主网连接薄弱等突出问题,为辖区农业排灌充足的电力能源供应,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顶层设计电网星罗布局
“海东电力规划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框架内,在发展当中解决电网项目落地的问题!”在海东电网合作框架协议的带动下,7月30日,《海东市电力设施空间布局》通过评审,标志着电力规划作为一个分项纳入市政发展总体规划,“十三五”及远景年建设的变电站站址、输配电线路廊道纳入政府土地利用规划,明确了站址位置、占地面积、土地性质、电压等级、建设规模以及所有线路的规划路径、廊道等信息,有利地保障了各电网建设项目的顺利落地。
海东供电公司将依据城镇化进度,总结城市配电网建设经验,以核心区配电网改造为基础,逐步延伸至四县区城网,打造新型城市配电网,全面提升供电质量;夯实农村电力公共设施,加快线路改造、配电台区增容等工作,按照多布点、小容量、短半径的原则,在农村重点发展区域,适时建设35千伏变电站,缩短供电半径,提高电压质量,全面改善和提高农村地区供电质量。“十三五”规划项目落地后,海东市将实现110千伏双电源供电,建成结构完善、技术领先、高效互动、灵活可靠的现代配电网,电网规模达到地级城市中上水平,推进海东市新型城镇建设,促进城市核心区发展,服务地区经济转型。
“那时,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海东市城市核心区一旦发生配电故障,客户几乎感觉不到停电的发生。”该公司发展策划部专责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