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农业供给入手,针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品种结构、成本结构等关键问题推进改革。首先要明确改革从供给入手,并不意味着仅仅是抓生产。从供给渠道来说,我国农产品是由国内生产、国际贸易以及库存调控形成的供给体系。既要立足国内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安全,也要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当进口,同时利用库存进行丰歉年调剂和国际市场调控。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农产品供给的生产效率要提高,要素投入结构需优化,要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销售渠道需畅通高效,供需信息要及时对接,实现农产品销得好;要重视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充分分享农业增值收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要拓宽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和思路。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经济新常态下提升农业竞争力的主动选择,也是现代农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问题倒逼的结果。从偏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偏重供给侧调控,主要原因是农业供给对需求变化回应不灵敏,需求对生产传导渠道不通畅。供给侧改革不是要推倒以往需求侧调控政策和措施,而是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从供给侧助力需求侧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效率的提升。从农业现有发展水平来看,小农户供给和大市场需求无法对接,农产品优质优价体系尚未健全,优质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的价差无法覆盖成本,加之农产品生产周期和空间的特性,因此农业领域需求对生产供给刺激激励有限。从供给侧改革,既可以通过调整生产结构,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有效回应市场需求,也可以激发微观经济主体创新潜力和能力,联合推进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从供给侧创造需求。
来源:中华粮网
供需双向发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
西宁13:29 16.02.2016 粮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