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 ——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巡礼之二

09.08.2017  18:22

纯净蓝天的映衬下,湖泊波光粼粼,水鸟儿舞动双翅纵情嬉戏,成群的藏野驴悠然踱步、野牦牛慵懒地觅食,白马鸡灵巧穿梭在丛林中,雪豹、金钱豹、棕熊、藏羚羊、黑颈鹤在1万余名“生态管家”的悉心看护下,繁衍生息、世代栖居。

这里不是野生动物园,而是“中华水塔”、三江之源、野生动物的家园——三江源国家公园。

这里,是一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堂,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最直观的典范。

8月,正是三江源头最美的时候,佩戴红袖章的生态管护员或骑马、或驾驶摩托车、或步行,每日穿梭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园区内,履行着他们的职责——生态巡护。

实施生态移民、禁牧政策后,三江源广大牧民有的放下牧鞭,走进城镇,通过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有的人则留下来,做公益岗位生态管护员。2012年12月,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乡牧民扎西尼玛也报名成为管护员队伍中的一员。

“我要时刻用生命维护自己的家园,让三江源头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生态’,留下‘金山银山’。”

三江源国家公园由黄河源园区、长江源(可可西里)园区、澜沧江源园区组成。园区总面积为12.31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地区面积的31.16%,含12个乡镇,61588人,贫困人口19779人。据省农牧厅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三江源地区生态管护员人数已达39890名,其中,三江源国家公园园区内综合生态管护员聘用人数达10051名,全省共有生态管护员42778名。自2011年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来,全省有70余万户农牧民享受了补奖政策。

既能保护生态、又摘了“贫困帽”,直观看来,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牧民群众只是多了一份赖以生存的职业,其背后蕴藏的却是当地牧民群众生态观的变革,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的认知转变——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来不得半点闪失。

三江源地区百姓生态意识的转变,仅是青海高原儿女万众一心捍卫“国家生态屏障”的一个缩影。如今,生态观的变化,已渗入每一个青海人的生活。

生态建设,人人可为。青海省委、省政府深知,只有让公众自发地成为生态保护者,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事半功倍,才会可持续。

生态环境就像眼睛一样,需要人们呵护备至。

如何保护好三江源流域生态环境,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源头百姓有自己的承诺,也有自己的实践。

现代化寄宿制学校“垃圾换文具”,牧民自发成立的“环保小分队”,为保护野生动物定时巡山,驱赶盗猎分子,以及为宣传保护生态而驰骋于高原街头的“骑行一族”……

群众自发保护环境的行动远不止于此。

三江源的守护者们秉承着传统,不提空洞的口号,默默埋头于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实干中。

为巩固草原补奖政策成果,青海在全国率先设置了草原生态管护员公益性岗位,在三江源地区每2000公顷设置1名草原管护员。按照中央精准脱贫和《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要求,我省创新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及时制定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实施方案》,在原有2630个林地、湿地单一生态管护岗位基础上,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手,在园区新设立生态管护综合公益岗位7421个,基本建立起了组织化管护、网格化巡查机制。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是生态观的提升,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保护建设好青海的“青山绿水”,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应该也必须成为所有政策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正因如此,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生产、生活过程中都应该自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环境面前人人平等,生态建设无人例外。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这背后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更离不开当地各族群众对保护生态戮力同心的决心和一以贯之、日复一日的坚持。

如今,青海人民自觉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以主动作为践行着“生态文明,人人都是先行示范者”这一理念,在身体力行中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人参与、共建共享,就一定能按照“扎扎实实推进生态保护”的重大要求,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一定能呵护好绿水青山,共享生态带来的红利与幸福。(张 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