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企业统计要合力而为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企业统计对夯实统计工作的基础,全面提升源头数据质量意义重大。通过多年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笔者发现,企业统计工作中的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问题也成为制约企业统计工作质量的主要原因。企业存在数据质量问题一定是因为企业主观有意弄虚作假吗?或者因为企业领导干预统计数据吗?笔者认为,表面看来,出错原因似乎是统计人员工作不到位,实质根源却是企业内部对统计工作缺乏有效管理。
企业统计现状及利弊
大多数的企业领导者都认为统计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就可以了,其余的事情都是统计人员自身的问题。实际上,企业只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统计人员经常很难掌握企业的全部统计数据。企业统计是一项综合性工作,统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数据,还要掌握能源数据、人员信息、企业生产、库存、销售、工程进度、新产品开发等,几乎涉及企业各个部门。现在,企业统计人员兼职做统计较为普遍,无论统计人员在哪个工作岗位上,都很难全面掌握企业的各项统计数据。要想做好统计工作,需要企业合力而为。
目前来看,兼职统计人员的构成大致分为两种,下面分别对其利弊进行分析。
统计人员由财务人员兼任。这样虽然可以及时掌握财务数据,,但一些生产部门的数据和行政管理部门的数据很难及时掌握,尤其是能源消费的数量很难准确掌握,还有涉及工程进度的数据,也往往会误填。财务土作的严谨性要求财务报表要以财务账发生为依据,所以能源数据经常会取自财务账,造成没有准确反映能源的当期消费量。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投资统计,财务员往往把应该按“形象进度法”统汁的工程进度,做成一定要看到财务账发生工程款支付才统计工程进度,造成很多企业上报投资工程的数据和实际形象进度不够吻合,影响了投资统计的数据质量。
统计人员由管理部门的人员兼任。这在企业也比较普遍,企业管理部门人员一般会对能源数据、人员变动情况掌握得比较及时,对企业的运营情况有些了解,难点往往会出现在企业财务数据的收集上。由于对财务情况比较陌生,很少接触财务账,容易出现统计数据直接取自财务报表的情况,造成一些数据的误填。
企业内部怎样协调配合
无论企业统计人员是专职还是兼职,在开展统计工作时可能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凭个人之力无法搜集到全部的统计数据,必须要依靠企业合力。如何依靠企业合力来做这项工作,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建立企业内部统计工作流程。这是规范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一步。依据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各个部门需要搜集的统计资料,其实就是统计的职责分工。
二要建立企业内部的统计制度。依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按照统计制度要求,制订各部门的简要统计制度,主要是部门提供统计资料的时间、指标说明、采集方法、计量方法及计量单位等二些具体要求。最好可以由统计人员制作企业内部统计报表,并附报表说明及要求。
三要建立统计人员工作职责、.统计人员在收集完各部门的数据后,要进行审核、查验,并进行相应的整理,再按照统计制度要求填人相应的统计报表,形成完整的统计资料,进行网上传输上报,并留存部门上报的数据底表,经过整理可以作为统计台账保留。
四要明确统计工作责任。统计工作的失误对企业的影响不容小觑,尤其是上市企业更应该重视。企业对统计工作的重视应该落到实处。企业各部门提供统计资料时,应该明确专人负责,并且在制订岗位职责时,要加入对统计资料提供的职责要求,比如,“不能迟报,不能误报”。
五要建立企业内部的统计工作沟通协调制度。企业要建立统计工作的定期沟通制度,统计人员要把统计制度的变化和统计工作的新要求及时传达到企业相应的部门;同时,企业的重大事项需要统计人员及时掌握,比如,建筑企业对外分包工程时,要同时和分包单位建立统计关系,要求分包单位按时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
总之,企业统计工作是企业综合实力的反映,突出表现在企业的管理运行,部门的协调配合上。做好企业统计工作不但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一个重大贡献,对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也能发挥积极作用。统计制度的规范性和一致性要求企业要依据自身特点,制订相应的企业内部统计制度,规范企业统计工作流程,建立企业各部门的统计工作职责,通过制度的约束,达到合力的效果,来保障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