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韩维林一样做人

10.03.2016  11:24

  看韩维林并不高,却令人仰望。

  韩维林是青海每年输出的七十万名劳务大军中的一员,在外二十余年,不论走到哪里,他始终坚守一个信条:永远做一个文明守法的打工者,努力去做一个好人,不能为青海人丢脸。

  今年四十开外的韩维林,不到二十岁就到外地打工,他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山东的济南、烟台······虽然,经营着二三个小小的餐馆,但他始终把自己当成了当地经济、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一分子,努力尽一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的外来劳动者,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快速发展的深圳,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市场日益繁荣发展的上海、北京······

  的确,一个打工者在他乡异地生存不易,尤其得到当地政府和居民的称赞肯定更不易。在齐鲁大地,作为打工者的韩维林能上到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模范个人的最高领奖台,真是不简单,他不仅为山东的百万名外来打工者树立了榜样,也为青海输出外地的所有打工者赢得了荣誉,他成了济南人民最信赖的“好公民”。

  就像济南市的一位领导所说的那样,济南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文明和谐繁荣,需要千千万万个像韩维林这样的打工者,离不开他们辛勤地付出和劳动,离不开他们为当地发展添砖加瓦。

  在很多人眼里,韩维林最可贵的一点是,他有一种爱心、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社会经常倡导和需要的精神。在他的人生观中,各民族应该亲如一家,和谐相处,相携相扶,共同繁荣。

  正因为如此,无论在北京,还是在济南和烟台,韩维林与当地其他民族的经营者、邻里相处得很好很融洽,他甚至伸出手经常去帮助生活困难的群体,把汉族老太太林玉珍视如亲人,为他垫钱租赁铺面经营百货,帮助她们渡过难关,视她的孙女为己出,风雨无阻,经常到学校门口接送。

  一个人信任一个人,是对他最好的褒奖。凡是在济南打工的外来人员,无论青海的还是来自其他省份的,无论是撒拉族、回族,还是汉族、藏族······在经营和生活中一遇到难题,几乎都来找韩维林帮忙。他撇下自家手头的活,去帮忙,有钱帮钱,有事说事,所以打工人员都亲切地称呼其为“好人尕撒拉”。

  ······

  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批外来劳动人员,他们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文明和谐的营造者,无论何时何地,每一个去外地打工者都要像韩维林一样,文明守法经营,充满爱心诚实为人,为青海庞大的劳务大军增光添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