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光伏产业进军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能源集群

17.09.2014  09:42

  为把青海光伏产业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提升全省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依托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我省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光伏产业装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光伏产业快速成为特色优势产业。在9月16日举行的光伏产业专项对接会上,多家光伏企业签订了能源合作协议,为我省光伏产业进军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集群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太阳能资源和土地资源优势,把光伏产业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先位置,积极培育光伏应用市场。为了把青海光伏产业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我省按照国家“合理布局、就近接入、有序推进”的总体方案,在巩固海西、海南、海北等地集中并网光伏发电应用市场的基础上,向电网条件好、消纳能力强的东部地区布局,拓展发展空间。目前,我省光伏电站重点在海东、海南、海西地区,分布式发电站重点在西宁、海东、格尔木、海南等地,光热发电在海西、海南等地,在黄河沿线地区,围绕大中型水电站,积极推进水光互补电站。

  预计到2015年,我省累计集中并网发电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分布式24万千瓦,光热发电20万千瓦;多晶硅产能达到15000吨,多晶铸锭6000吨,切片产能、电池及组件分别达到100万千瓦,高倍聚光电池组件20万千瓦,光伏玻璃、逆变器和控制器、铝边框及支架等配套设施制造产业能力分别达到100万千瓦。

  为了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今年我省将继续加快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等工业园区的发展,发挥黄河上游水电调峰优势,做好水光互补规划,扩大光伏容量规模。按照国务院促进藏区开发、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促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加快把青海清洁绿色能源通过特高压电力输送通道输送至华中、华东等地,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芳旭)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