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党史教育,让黄河岸边的旗帜更加鲜艳
“大家看,这块石头上为什么要刻一个‘魂’字呢?‘魂’字寓意深厚、意味深长,它就是我们共产党员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和坚若磐石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之魂的缩影……”
“大史家村党委这面红旗之所以在改革大潮中经久不衰、永不褪色,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史家村有一个带领群众敢想、敢闯、敢干的好党委。他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和谐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书记带支部、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结对帮扶制度,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3月21日,微风拂面,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大地也已经有了春的气息。记者走进贵德县河阴镇大史家村的党性教育基地——大史家村历史文化展览馆,只见展览馆里人头攒动,已经聚集了一批前来观摩的党员干部,他们一边聆听河阴镇党政办秘书付飞帆介绍,大史家村在党委带领下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一边细细参观展览馆里的老物件以及悬挂在墙上的介绍词。
早在20世纪70年代,大史家村村民在党委带领下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得粮食生产节节攀升,大史家村成为青海历史上第一个高产村,同时被誉为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付飞帆说:“为使这面旗帜不倒,在新时代,一届又一届村党委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传承红色精神,不断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径,在兴办粮油加工业、运输业、养殖业的基础上,于2014年投资了1500万元对原黏土砖厂进行改造,建成了海南州第一条加气混凝土砌块及蒸养灰砂标砖生产线,年纯收入可达150万元。随后,村党委带头规划建设扶贫产业园并投入使用,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60余万元,进一步拓宽了全村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近年来,村党委深入挖掘大史家村“黄河岸边永不褪色的旗帜”丰富文化内涵,以历届村党组织带领群众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先进事迹为题材,整合各类资金550余万元,打造了以“大史家村光荣历史展览馆”为核心的党员教育培训主基地、主展馆。根据省委州委党史学习教育要求,贵德县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采取四学方式、五堂课程、六项活动的“456模式”,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
“其中,‘五堂课程’之一就是用活县域资源加强党性教育。”贵德县委组织部部长秦志明说,我们充分用好用活县党史陈列室、革命烈士陵园、大史家村光荣历史展览馆、常牧镇周屯村村史馆等特色教育资源,开展“追忆奋斗历程、感悟领袖思想”观摩学习活动,抓实抓紧理想信念教育。
“今后,贵德县将继续以‘红色旅游+党性教育’的方式向全社会打开一扇了解和认知大史家村的窗口,将‘红色’旅游发展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又一特色产业,进一步增强村级产业发展后劲,拓宽村民的致富渠道,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秦志明说。(栾雨嘉 贵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