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观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三严三实”明确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践行“三严三实”,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体现着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态度和决心。因此,率先做到“三严三实”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
“三严三实”首先强调严以修身,这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共产党人与一般党外群众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所特有的共产党的党性。所谓严以修身就是要通过长期的修养和锻炼不断增强共产党人的党性观念。党性观念是共产党人最高精神高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党员干部只有严以修身,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
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具有长期性、自觉性和全面性。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终身的必修课,必须体现在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上,并且体现在党员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制度等多个方面,体现在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多个领域。党员干部只有全方位地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党性的合格党员,才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
然而,不可否认,当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领导干部不“严”不“实”的现象,尤其在党性修养方面,一些党组织凝聚力不强,缺乏严肃的党内生活,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党内生活随意化、平淡化甚至庸俗化,党组织变成了“大车店”,党内政治生活变了味、走了调。一些党员干部信念动摇、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宗旨意识谈薄,忽视群众利益,漠视群众疾苦,党性修养缺失,不讲党性原则,碰到原则问题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党员没有党员的样子;有的人滥用手中的权力,设租寻租、官商勾结、利益输送,得过且过、不负责任、不敢担当;有的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党不忠诚,做人不老实,表里不一、阳奉阴违、口是心非、自行其是,甚至欺骗组织、顶风违纪,心中无党纪、眼里无国法等等,这些现象严重脱离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
践行“三严三实”,重在全面从严治党,贵在弛而不息。为此,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必须针对“不严不实”问题,进一步明规矩、严制度、强约束,从严上入手、从实处着力,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边学边查边改,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大力弘扬严的精神、实的作风。
要充分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对思想理论领域多元多样的复杂状况,面对青海多民族、多宗教的特殊省情和反分裂、反渗透的严峻形势,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党员干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培育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坚持用马列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各级党员干部的头脑,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努力实现各级党员干部学习理论的常态化。
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守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带头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影响,抵制灯红酒绿的诱惑,始终保持头脑的清醒。切实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在重大考验和关键时刻靠得住,经得起风浪。进一步加强宗旨意识教育,立志为民、乐于奉献,竭尽全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勤奋工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党内生活,坚持抓早、抓小、抓预防,重视干部的经常性“体检”,从严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要自觉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用权、创业、做人的行为准则,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要坚持做到“以上率下、示范带动”,让“三严三实”真正成为领导干部的一种信念、一种自觉,全面造就“三严三实”的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