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带来体育消费新变化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随着全民健身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从体育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全民健身风潮正劲,个性化、高端化的体育消费已逐渐成为一种新潮休闲消费方式。
健身消费方式个性化
西宁市民张女士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对于热爱运动的她而言,体育消费已经不可或缺。“每月的健身费用是两千元,主要用在健身卡费、有关的营养品和衣物装备上。”张女士说,每月生活支出中,体育类消费已经占到了百分之五十。
记者走访发现,和张女士一样的人不在少数,体育消费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消费方式,而且消费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人们更加切实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着分门别类的实施计划。
运动规划师方文正在指导学员。
想运动,先要有装备。在运动装备市场,无论是哪个运动项目,都能找到细分的对应产品。
周先生刚参加工作不久,是一名羽毛球爱好者,一年在羽毛球场馆的租赁费用大概三千元,半年就要换一双球鞋,算上球拍和服装,一年花费差不多一万块钱。张小姐参加工作八年,闲暇时喜欢健身游泳,在运动服饰上一年花费三千元。家里还会经常购置一些健身器材,例如划船机、健腹椅。宋女士是一名在读研究生,每月在体育消费上花费500元,主要是购置运动装备,比如运动蓝牙耳机,心率手环,占生活支出的三成左右。
消费需求不断升级
更有一些资深的健身者不再满足简单的自娱自乐,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及针对自身特色的精准健身,大家的健身消费逐渐趋于理性与准确。体育消费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体育消费对象逐渐从运动装备、保健品等实物型消费向注重体验、满足幸福感的多元化服务型消费升级。
青海维度健身生活馆运动规划师方文告诉记者,现在都市人生活压力大,经常会熬夜加班,因为长期久坐容易导致肌张力失衡产生疼痛,越来越多的人不仅要满足自身的健康需求,康复训练也是健身的一部分。据方文介绍,有三成的健身会员舍得花钱去定制适合自己的健身课程。
他表示,除了常规的有氧操课、器械训练指导外,健身房也会每个月举办一些活动,开展篮球比赛、体力测试赛、器械公开课等,增加趣味性,让更多的会员参与进来。在服务制度上也不断完善,有客服专员定期电话回访,在教练制定训练计划后,还会注重同一时期饮食搭配,作出合理安排,每一名私教会员先从体型、体态、关节功能筛查评估,再去针对个人的特异性,制定出适合的针对性训练计划,后期将会定期做体能测试,从力量、爆发力到耐力、灵敏性,每个周期都要重新评估一次,根据身体的最新状态,再次制定周期性训练计划,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刘先生是一位资深的健身爱好者,有15年的健身经验,据了解,除了健身卡,每月的健身补给品得花费近三千元,占了生活支出的三分之一。铁女士是一位外企白领,据她描述,她在健身服饰和运动装备上没怎么花钱,主要花在了请私人教练上,一年的私教费两万块钱。
从单纯体验到深度参与,参加体育赛事活动也成为一大潮流。于先生是一名长跑爱好者,他每年要花费6000元至8000元参加各种赛事,其中出行费用占了很大比重,剩下的就是赛事报名费,运动场地费和场馆门票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