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工商系统法治建设成效显著
在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下,全省工商系统各单位认真贯彻法治工商建设的一系列精神和要求,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牢牢把握依法行政主线,抓监管、强服务、促发展,加强改进制度建设、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加强执法办案,在不断推进我省法治工商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的同时,各地亮点频现,成果喜人。
西宁市:创新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
西宁市工商系统采取行政提示、辅导、约谈等行政指导方式,加强对经营者的规范、诚信、自律“三个引导”,推进监管方式从事后处罚向事前教育防范转变、从集中整治向日常规范转变,有效提升了执法监管效能。
通过预警提示加强规范引导。该局结合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有限公司提供的准入经营规划,加强对入驻曹家堡机场的19户经营户在遵章守法、规范经营方面的教育,在提供法律法规宣讲、咨询服务帮扶的同时,对存在轻微违法行为的4户经营户,采取预警劝诫的方式督促改正,引导其依法诚信经营。
通过行政辅导加强诚信引导。该局针对全市商品房市场交易中存在的变相销售、虚假宣传、霸王条款等违法问题,组织房地产企业召开“规范房地产经营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行政指导会,会上,8家房地产企业签署了承诺书;针对商贸及服务行业存在的虚假宣传现象,向辖区企业发出消费维权倡议,并组织21家企业共同签署了“消费维权倡议书”,公开承诺诚信经营,达成诚信联盟。
通过行政约谈加强自律引导。该局利用12315消费者投诉、违法案件查办和专项整治等数据进行综合评估,对涉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存在潜在或普遍消费纠纷问题以及商品质量问题的经营者进行行政约谈,预防和避免问题升级。今年西宁市工商局召集北山、湟水河等主要建材市场的主办单位及23户经营户代表,对建材市场商品抽检不合格率偏高的问题进行了行政约谈,围绕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开展宣传教育,详细讲解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与市场主办单位签订了市场管理目标责任书,督促市场主办单位与市场经营户签订了商品质量责任书,形成监管部门、市场主办单位、市场经营户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海东市:打造全方位执法监督机制
海东市工商局强化对行政执法行为的日常监督,逐步建立以提升执法质量为核心,案件核审、规范性文件审查等多种执法监督手段紧密衔接、互为补充的执法监督长效工作机制。
一是实行“事前指导、事中控制、事后跟踪”三段式案件核审监督模式,推进法制监督全程化。该局在行政处罚案件调查阶段建立法制机构与办案机构交流和约谈当事人两项制度,开展行政处罚案件事前指导;在案件定性处理阶段建立办案机构法制员和法制机构两级案件核审和大要疑难案件集体会审制度,推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事中控制;在行政处罚案件执行阶段强化案件执行情况事后跟踪。通过这种三段式监督模式,实现了法制机构对执法办案工作的全程监督。
二是实行特定行政执法文书使用票据化管理,推进行政执法文书管理的监督管控。该局在执法办案中,对涉及当事人财产权益的行政执法文书按照票据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均实行统一编号、统一备案、统一清理、统一核销“四统一”制度和交废领新制度,杜绝了未经审批、无充分正当理由随意作废编号执法文书现象的发生。
三是坚持“四个100%”,促进行政处罚行为的正确实施。即通过一般程序案件100%核审,重大复杂案件100%集体讨论,处罚决定书100%说理和一般程序案件100%质量评议,从监督、控权及文书制作等不同层面确保行政处罚行为的正确实施。
四是制定裁量标准,统一执法尺度,促进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范行使。该局先后制定了《海东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及《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参照标准》,在法定幅度内细化裁量标准,统一执法尺度,促进了公正执法。
五是规范强制措施实施,促进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行为的合法性。该局通过严格执行《海东工商局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规范(试行)》,从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主体、程序、依据、措施和财物的保管处置等方面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进行全程监控,初步实现了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案件“无听证、无复议、无诉讼、无信访”的“四无”目标。
六是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流程,促进规范性文件质量的提升。通过认真落实《海东市工商局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的规定,严格遵守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经法制机构合法性审查、局长办公会议集体审议决定及制定机关主要负责人签署等流程。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三统一”制度及规范性文件清理制度,强化对规范性文件的动态管理,有效提升了规范性文件质量。
海西州:抓重点出实效,丰富法制建设内容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工商局围绕省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和国家工商总局法治工商建设的要求为契机,采取“四抓”方式,深入推进法治工商建设。
一抓宣传,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全局通过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日、法律七进等宣传活动,深入乡镇、社区、学校等地,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条幅、举办法规讲堂、咨询答疑、发布消费警示,向社会大众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同时,深入开展专项法制宣传,对新《消法》、新《商标法》、《反传销法》的内容,开展"进市场"大型宣传活动,提高企业商标保护意识、引导企业争创品牌。提高市民正确辨别直销、传销行为,自觉抵制传销和自我防范的能力。对存在违法苗头或违法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针对性开展法律法规教育,使其认识到问题所在、主动消除影响,并杜绝再次违法。
二抓队伍,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该局大力加强各基层法制队伍建设,使每个局、所至少有一名精通法律知识、执法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业务骨干担任法制员,承担本单位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件的初审、组织开展本单位案件自查及讲评等法制工作,通过以点带面提高基层局、所的法治建设水平;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安排干部职工参加网络培训、视频学习及发放法律法规书籍鼓励自学等形式,扎实开展法规教育培训活动,使用了“人人讲课,大家学法”的培训新模式,切实提高全体执法人员的法律水平。
三抓监督,保障执法行为规范。该局通过综合采取案件核审、案卷评查、执法评议考核等措施,健全完善内部监督制约制度体系,实现依法行政监督检查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增强内部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认识到“晾晒”行政权力清单重要性、必要性,由法制部门牵头、各执法机构承办,全面完成行政权力运行基础数据的清理和录入,公开各行政权力运行信息,扩大社会对工商行政管理权力的监督,使权力运行大小有界、公开透明。
海南州:强化宣传培训,提高干部执法能力
海南藏族自治州工商局把加强法制培训、更新执法理念作为经常性工作,每年由州局法制科专门安排,采取分级培训、集中授课、视频教学等办法,定期在全系统开展业务法律知识、执法技能及通用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更新培训,确保培训面达到100%。
据悉,海南州对2007年以来查办的典型行政处罚案例及行政复议案例经过精心筛选,汇编成《海南州工商系统行政处罚典型案例100件汇编》印发全系统学习借鉴。
该局通过在全系统实行“一月学一法、一季一考试”制度,全面推行网上学习、在线考试制度,开辟《海南工商法制通讯》专刊,专门刊登新颁发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典型案例、经验做法等措施,实行科级以上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并把每个干部学法情况纳入《学法档案》,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内容之一。同时,坚持选派优秀干部到省、州外参加培训学习,已先后派出基层干部、执法骨干80人次到江苏等工商局参加业务培训;选派干部39人次到国家工商总局深圳行政学院参加高端“专家型人才”培训。有效提升了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提高了干部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海北州:改进执法监管方式,促进行政公开透明
海北藏族自治州工商局通过深入推进说理式执法文书工作,促进行政处罚行为公开透明。具体举措有:一是要求办案人员全面收集案件证据,通过制作说理式执法文书倒查证据是否具备证明力和证据力,查看证据之间能否相互印证和形成证据链条,反映案件原貌。二是引导办案人员结合案件事实和个案适用法律,依法规范实施处罚自由裁量权,确保行政处罚行为合法合理。三是指导县分局就存在执法争议的个案,通过事实、法律、情理分析说理,最终确定应该适用的法律和合理的处罚结果。在上半年结案的199起案件中全部推行说理式终结报告和处罚决定书。
对于执法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该局创新执法方式,一方面针对公用企业利用格式合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情况,及时召开有公用企业负责人参加的行政约谈会,指出格式合同霸王条款的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宣传《合同监督管理办法》,督促公用企业变更霸王条款,对拒不改正的,及时以行政处罚规范其行为。例如,针对海南州自行车租赁行业的无序竞争状况,该局及时运用行政辅导方式,引导自行车租赁行业成立行业协会,辅导行业协会制定协会章程、自律公约和选举办法,帮助自行车行业逐步走上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规范发展之路,减少了无序竞争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
据悉,今年上半年,该局共核审一般程序案件199起,简易程序案件29起,向办案机构提出核审意见105条,召开案审委员会15次,实施行政指导341起,其中行政提示218起,行政告诫37起,行政建议59起,行政规劝27起,下发行政指导文书110份。(李平 张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