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路积水为何成顽疾 排水难成居民之痛
西宁市八一路积水之患可称顽疾。它究竟“顽”在哪里,为何久治不愈?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相关部门。
八一路积水为何成顽疾
排水难成居民之痛
提起八一路,给省城市民留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路面积水事件。尽管去年相关部门已对八一路部分路段改造,但今年仍未逃过雨水的困扰。
说起八一路的排水难题,在曹家寨村居住了16年的何先生连连摇头。何先生说,八一路是西宁市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条交通主干道,以当时的情况看,那时还算是道路宽阔、市政设施健全、环境优美的路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慢慢发现这条路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交通、排水等需要,特别是排水难问题成为附近居民的心病,每到降雨天就会发痛。“一下大雨,满街都是污水,到处弥漫着臭味,连马路都过不去……我们的生活全被积水打乱了!可就这点小问题,我们不知反映了多少年,至今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何先生激动地说。
西宁市民刘女士说,受西宁特殊地形和火车站扩建道路被封的影响,目前连接东西的道路主要为八一路和昆仑路,但每当八一路出现严重积水时,除了影响附近居民出行外,也严重影响了过往车辆的正常通行,给原本易堵车的西宁增加了交通压力。
三大病因导致排水成顽疾
是什么原因让八一路经常出现道路积水现象,又持续数年完全改变不了现状呢?5月8日,西宁市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西宁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就排水顽疾总结出三大病因。
●病因一:八一中路成为漏斗嘴。西宁市防汛办的相关负责人在说起八一中路的积水问题时说,原来八一路周边有五六千亩土地,很容易渗透雨水。但随着城市的扩建,大片农田被建筑和道路所取代,由于地面被硬化,雨水渗透能力几乎为零,雨水全部聚集在地表,顺着各条道路或排水管流往地洼的八一中路,从而形成了内涝。正因如此,防汛人员把城东区形象地比做漏斗,而八一路就是这个大漏斗的漏嘴,这种因地理环境和历史变迁造成的问题,非一日所能改变。
●病因二:排水管网年久失修。八一路的排水主管道为DN1000型,虽然当时完全可以满足东区排水需要,随着土地硬化面积的扩大和降雨天气的增多,早已因管径小不能满足排水需要了。除此之外,还因部分排水管道老化、损坏和被树根堵塞等原因,造成排水不畅或根本不能使用。特别是设置在八一路北侧的3处排水渠,其中有两处在建设中遭到破坏,积水流至这两处排水渠时因无法流向湟水河,而回流至八一中路。现在路北全是小区和办公楼,如想重建排水渠,除了缺少经费之外,还牵扯到了土地问题。
●病因三:排水监管成烫手山芋。谈及排水,人们自然会想到排水公司,而八一路的排水任务却由没有专人、专项资金和设备的市政管理部门承担,维护能力可想而知。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因管理体制不顺和没有专项维护资金,八一路排水监管工作成了烫手山芋,形成了市政部门想管管不好、想交不交出的局面。
专项资金待“东风”
尽管导致八一路积水顽疾久治不愈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缺少资金和监管单位不对口。
据了解,八一路道路及排水设施原属于收费还贷项目,道路由西宁市市政管理处维护,养护费用由东出口收费站支付。但后来因八一路道路收费权被卖,无人支付养护费用,道路管理于2006年移交给城东区建设区,排水任务则由市政工程管理处承担。尽管市政部门多次想将这段路的排水任务移交给排水公司,但由于没有养护经费不能正常运转,排水公司也对八一路敬而远之。
西宁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相关人员介绍,近年来,没有专项资金、专业人员和设备,在对八一路排水管理方面,只能依靠临时组织道路养护人员和人工开挖,所以力不从心。尽管早在2008年,市政部门就此与城东区政府、防汛、排水等部门协商,并在省公安厅门口增埋多道雨水管道,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去年,市政部门开始对八一路的道路、排水设施等改造,但因经费问题,只改造了西宁大厦至青藏花园路段。
为了彻底改变八一路的排水难问题,西宁市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也专门委托设计单位编制了设计报告,计划在八一路增建排水渠、进水井、截水沟等设施,并向财政部门打了申请资金报告,但由于至今没有申请到资金,使计划搁浅。 (作者:龙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