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开进村里来
青海新闻网讯 三月的一天,上午十一时,格尔木市新华村公交车终点站几位打算进城串亲戚的村民提着大包小包,边聊天边等待1路车。村民任运章说:“公交车又方便又便宜,大家都爱坐。”
新华村地处格尔木北郊,是个移民村。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是座拥有4000多人口的大村。村里四个社分布较散,住的偏远人家离村口有三、四公里,曲曲弯弯地走上半个钟头,都出不了村。以前村里人出行全靠自行车摩托车,每户人家有个两三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谈起过去出行不便,老任摇摇头说:“那时候出个门把人折腾死。”然而自行车毕竟骑行起来还是很累,年纪大的也骑不动。条件好点的人家买了摩托车,油钱又是个负担。而且,骑车进城,容易受天气制约,存车也不方便。
以前新华村人若不骑车又非进城不可的话,还有个无奈之选——坐“蹦蹦车”转公交,“蹦蹦车”是村里人对三轮摩托车的叫法。当时的公交汽车站只设到了村口的盐桥路边,大家只有到了村口才能坐上公交车。而“蹦蹦车”就像渡船一样,穿梭在家家户户与村外的公交站之间。但车主按距离远近要价,从村里最远的四社到公交站,得五块钱。花钱不说,还不安全。为了多拉几回客,有些“蹦蹦车”开得飞快,大小事故出了好多次,每次乘坐大家都提心吊胆。
徐福满是新华村众多在市里务工人员之一。他说:“以前我的想法是哪天不用坐‘蹦蹦车’,也不用骑车就能到市里,那就美了。”而老徐的想法代表了村民们的普遍心声。
徐福满和乡亲们的愿望,最终在2014年成为现实。格尔木市公交公司反复研究考察后,决定将1路公交车线路延长3.3公里,增加6个站点,终点设在新华村二社。当年3月16日,新华村有史以来头一回开进了公交车。那天,村里敲锣打鼓,披红挂彩,好不热闹,大家发自心底地高兴。
3.3公里对四个轮子的汽车来说并不算长。可新华村这段延伸线,却是来之不易。经历的困难可不少,有硬件上的,如车道狭窄;有资金上的,如非高峰时段的空车亏损;也有人为因素,如个别“蹦蹦车”车主阻挠公交车进村……
如今,一年过去,1路公交车的绿色身影,依然忠实地穿行在新华村的村道上,为大家服务着。公交车投币一元,来回才两块钱,又便宜,又安全,公交,成为新华村村民出行的首选,危险的“蹦蹦车”也慢慢消失了。
一年来,公交车给村里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呢?
“上班高峰期安排的车次多,算上等车我半个小时就能到市里。村里的娃娃上学,家长只需送上公交车就可以放心。老弱病残,以前不好出门,现在都可以去城里了。老人们坐车到市里逛公园听花儿,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方便得很。我们这儿再没人骑自行车,摩托车也很少骑,有四个轮子的,谁还用两个轮子。冬天不怕大风吹,夏天不怕日头晒。”老徐一桩一桩讲述着。
曾经的新华村整个村子都是自行车铃的脆响,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公交车引擎沉稳的低鸣。和别人家一样,老任和老徐家的自行车很久没人骑了,自行车在新华村已经结束了它的使命,光荣“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