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公务用车管理面面观:公车一律禁止私用
瑞典 电子监控严防“公车私用”
上班前开私家车送孩子上学、上班期间执行公务时乘坐公务车、下班时开私家车回家,这是瑞典首相和大臣们几乎每个工作日都要做的事情。瑞典政府不仅极少配备公务车辆,还利用电子监控设备来严格防止“公车私用”,从而大幅减少了公务用车的财政支出。
瑞典政府仅为首相官邸配备专车,其他大臣因公用车时才能享受公车服务。瑞典首相府管理的5名司机与12辆公车是专为首相与大臣们提供公务用车服务的,他们负责所有日常公务用车工作。若遇到公务车辆需求增加的大型外事访问等公务活动,瑞典政府则是临时从社会上租用车辆来完成公务用车的任务。
公务车“私用”在瑞典是严格禁止的,即便如此,也曾出现过公务车“被偷偷私用”的情况。为此,瑞典政府几年前在所有公务车上安装了一种专门设计的电子监控系统,通过里程计数器和代码发射器这两项技术的融合和中央监控台实时追踪来防止“公车私用”。这种电子监控技术使得公务车辆在发动前必须先选择按下“公务使用”键或是“私人使用”键,二选一之后才能将车辆正常发动。驾车者做出选择后,代码发射器与监控卫星进行代码传输,之后代码与车辆的方位信息与行进线路就全在中央监控台的掌控之中。一旦出现公务车辆在“公务使用”途中却开向不涉及公务活动内容的任何场所,中央监控台也会在第一时间与驾车者进行无线电话询问,并进行事后调查。
严防“私用”的同时,瑞典的公务车辆也可以有条件、灵活地用于“私事”。在没有公务任务、车辆闲置的时间段内,政府人员是可以从公务车辆管理部门租用这些车辆的。在缴纳了足够的租金后,租车者可以选择“私人使用”键启动车辆,在租期内将车辆驶向私人用途的目的地,在租期结束时完好地归还车辆。这一做法有效提高了公务车辆的使用率,并对其车辆管理与养护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贴,减少财政对公务车辆的经费负担。
此外,瑞典近些年在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下对公务车辆种类的选择也更加“苛刻”,除了安全性能这项首要标准之外,环保等级与车排放量也是很重要的衡量因素。瑞典信息技术与能源大臣安娜-卡琳·哈特曾对媒体表示,除了政府使用环保公务车型外,也鼓励全国各个机构和公司的非私人车辆都尽可能地使用达到环保高等级的类型。从长远来看,采用环保型车辆最终能带来公务用车支出的减少。瑞典目前环保公务车辆使用的现状不错,但为了实现更优化的结果,政府对环保车辆减免40%排放税的优惠政策将持续至2016年。
新加坡 公车管理的内外兼修
在新加坡,许多人都知道部长并不配备专车,也没有专职司机。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是自己开车上下班,工作以外更是如此。
这并不是说政府没有公车。据了解,新加坡一些部委也有公务车辆,总统和总理也有在礼宾等场合使用的公车,但可以证实的是公车数量非常少,一个数百人的机构也可能仅有两辆公车。
如何防止公车被滥用?首先规则明确,使用公车都要申请登记,还要说明用途。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士说,公务员不会随意提出不合理使用要求,因为都知道那样做会碰壁,司机肯定不会同意。
新加坡公车管理的“功夫”也在条文细则之外。当地极为严格的反腐败制度,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公务员来说,公私分明是绝对不能逾越的红线,贪污罪名也没有最低金额限制。
近年来,新加坡也曾有高级公务员因贪小便宜、虚报礼宾开支而砸了饭碗进监牢的案例。而这么做实在得不偿失,因为高级公务员一般工资水平较高。正因如此,部长们宁可开私家车,也不愿因小额支出而招致公私不分的嫌疑。
新加坡公车管理的思路是货币化,一切待遇通过透明的工资反映出来。部长们可以拿上百万年薪,但没有住房,没有专车,也没有交通补贴。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吴逊说,高级公务员没有专车,也没有交通补贴,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要挤公交出行,“那样的话也不是一个符合公共利益的合理安排,高级公务员的时间也很重要。”高级公务员领取工资完全可以负担开车出行的成本,可以聘请一位司机或自己开车,甚至租车。
一位熟悉当地政情的人士说,一位部长如果需要到某个地点出席庆典等仪式,很可能会带一位同事同行。快到地方时,换成同事开车,以便部长可以在下车后体面地进入会场。
公车待遇货币化的好处显而易见:透明、干净。高级公务员用车消费趋于合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开什么车。与此同时,新加坡对于高级公务员的生活奢华程度有着严格监督。超出公务员正常收入水平的表现有可能作为贪污罪名的证据,涉案者需要自证清白。
德国 公车少人用
根据规定,德国联邦政府的总理、部长和国务秘书均配有专车,各部门也配备一些车辆,以方便公务出行。但由于使用公车要求严格,政府工作人员常选用公共交通、出租车或私家车作为出行工具。
负责联邦政府管理工作的内政部发言人约翰内斯·迪姆罗特介绍说,理论上讲,政府部门任何职位的工作人员均可申请使用公车,但须提出具体且合理的理由。
德国联邦政府1993年出台《联邦管理中的公务用车使用指导方针》就哪些人可以以及怎样使用公车作出了具体规定。联邦总理、部长、国务秘书配备的专车可以私用并搭载非本单位人员,但需按相关规定缴纳一定费用。
而一般公务用车则有着更加严格的使用规定:若非公务需要,工作人员上下班不得使用公车接送;非本单位者无特殊理由不许搭乘,如确实需要,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搭乘者还须签下免责声明。
联邦政府的每辆公车都配有一本行驶记录簿,用于记录每次出行的详细信息。管理部门会定期检查记录簿,并将其保留6年。一旦发现违规,将依违规严重程度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与联邦政府类似,地方政府在公车管理上也出台了类似规定。如下萨克森州的公车管理指导方针中明确指出,部门在确实必要时方可采购公车,且购置时需将能耗及环保因素考虑在内。公务出差时,只有使用公车比使用其他交通工具更经济、更便捷时方可使用。司机要如实记录车辆使用情况。
“繁琐”的规定使大部分德国政府工作人员放弃使用公车出行。迪姆罗特说,政府工作人员使用公车只是少数情况,大部分人会选择社会化出行方式。对于这些人的公务出行,德国政府施行实报实销政策,不过通常只报销成本最低的交通工具费用,以实现节约。
德国几年前出现过政府官员公车私用事件并引发质疑。2009年,德国时任卫生部长乌拉·施密特在西班牙度假时要求司机从德国开车去西班牙与她会合,结果公车在度假地丢失。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引发社会热议。
按这名部长的说法,把公车调到西班牙是需在当地参加官方活动,这一做法并不违规。但批评者认为,让司机驱车2400公里到西班牙成本过高,实际上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反对党也因此要求她下台。
该事件发生后,一些部长曾在休假时使用公车的事也被逐一曝光。虽然按规定,部长有权在付费情况下公车私用,但媒体曝光还是可能对他们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就算没有违规,德国高官们在公车私用时也会慎之又慎。(记者 和苗 一鸣 济朋 郭洋)
(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