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机场公司负责人 西宁机场离国际机场还有多远
12月5日,“大美青海号”直飞曼谷。第一条国际定期航线的开通,是否表明西宁曹家堡机场一飞成为国际机场?昨日,本报记者对话青海机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子荣,为您解读——
对话人物:青海机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子荣
对话记者:彭娜
记者:什么样的机场才能被称为国际机场?
胡子荣:成为国际机场,首先,要有对外口岸。2008年,省政府批准了西宁机场航空口岸。长期以来,口岸建设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今年8月,西宁机场国际航站楼通过行业验收,表明我们的口岸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国际航班保障能力有了质的提升,T1国际航站楼基本能满足未来五年至十年的发展需要。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能执飞国际航班,外航飞机一旦在空中遇到紧急情况也可备降西宁机场。其次,要有长年稳定运营的国际定期航线。过去,因硬件不到位等因素的限制,西宁机场没有开通长年稳定运营的国际定期航线,不仅是青海人出行的一大遗憾,也是西宁机场与其他国际机场的差距所在;如今,我们开通了西宁至曼谷航线,西宁至首尔航线也即将开通。再次,国际航班的保障还要有“三关”,即需要检验检疫、海关、边防的共同密切配合,无缝隙地对接才能保障通关顺畅。
记者:国际机场对国际航线的数量有具体要求吗?
胡子荣:拥有两条以上国际航线才可申请更名为国际机场,无论是包机,还是定期航班。12月5日,“大美青海号”直飞曼谷,15日,西宁至首尔首航后,我们即可申请更名为国际机场。明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我们还将陆续开通中国香港、中亚等地区的航线航班。记者:要成为国际机场需要成立自己的航空公司吗?
胡子荣:是否拥有自己的航空公司与能否成为国际机场没有必然联系。为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快速发展地方航空企业,促进我省经济跨越式腾飞的总体要求,2011年,我省首家国有航空投资企业——青海航空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为推进“一主八辅”机场建设与青海航空的统一协调发展,青海航空深化与东方航空、中联航空的合作,于去年引进2架飞机,今年4月、5月再次引进2架飞机,与东方航空合作运营1架飞机,形成5架飞机的机队规模。这5架航空飞机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大美青海号”,这是青海人自己的飞机。随着旅客吞吐量的提升、社会经济的发展,成立本土航空公司势在必行,加上民航局对成立地方航空公司限制性条件的逐步放宽,无论是民营资本还是国有资本都可进入,为成立青海航空奠定了基础。我对此充满了信心,因为所有的航空公司都离不开机场,所有航班的起降都离不开跑道。
记者:当前,西宁机场能否被称为国际机场?
胡子荣:现在西宁机场还不能称为国际机场。要成为国际机场要经过严格的审批,但这只是时间问题,我们正在做更名国际机场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与国家民航局有关司局进行前期沟通,更名流程也即将启动,预计明年这项工作就会有实质性的突破。
硬件设施上,西宁机场T1国际航站楼建筑面积为10727平方米,其中,国际面积约7500平方米(检验检疫、海关、边检单位使用面积约2000平方米,旅客使用面积约5500平方米),国内旅客使用面积约468平方米,我们拥有西北地区设施最好的国际航站楼;软件上,我们的服务已得到有效验证,在旅客的引导、行李的托运、应急案件的处理上积累了足够的经验,软硬件设施完全具备服务国际航班的需求,已开通的国际航线长年运营没有问题。我们对明年要开通的国际航线的运营是有信心的,对成为国际机场也是有信心的。
记者:西宁机场成为国际机场后,与其他国际机场相比差距在哪?
胡子荣:在软硬件设施上,我们与其他国际机场基本没有差距,只是我们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时间来磨合和检验。如果说有差距,那就是旅客吞吐量上的差距。12月2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国际航班的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人次,而我们的国际业务刚刚开始。我省全省人口不到600万,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对外交流不够频繁,全省拥有护照、港澳通行证人数较少,为国际航线的客源组织带来了一定难度;另一方面的差距体现在,刚起步,我们的通关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通关时间上我们与一流的机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这与业务熟练程度有关。世界上最快的通关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旅客只需半小时就能顺利通关,国内最快的通关时间约为50分钟;再一方面,在航线数量、班次密度上也有差距,这与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需求有关。我们现在开通的曼谷、首尔航班为一周一班,这是由我省省情和经济条件决定的。未来,我们将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经济发展水平,适度开拓国际、地区航线。